spContent=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强国人才。本课程以“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贯穿始终,通过古希腊哲学、物理世界、生命科学、科学方法论等方面10部世界经典,帮助学生增强对自然科学起源、发展和方法的兴趣,熟知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和提高理性判断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强国人才。本课程以“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贯穿始终,通过古希腊哲学、物理世界、生命科学、科学方法论等方面10部世界经典,帮助学生增强对自然科学起源、发展和方法的兴趣,熟知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和提高理性判断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武汉大学践行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通识教育文化与课程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课程以“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主线,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状,从古希腊哲学、物理、生命科学、数学及科学方法等领域的世界经典著作中,选取10部自然科学经典,以学生为中心,节选其精华汇编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在本课程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退居次要,重要的在于理性判断及批判性思维的传达。
本课程共九讲,分别为《绪论》、《理想国》、《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物种起源》、《DNA:生命的秘密》、《惊人的假说》、《几何原本》和《科学与假设》。
绪论为本课程的介绍及引入,主要介绍本课程为何选取这十部经典著作、阅读经典,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时长15分钟左右。除绪论外,其余每讲都分别选取一至两本世界经典著作,节选部分最精彩的章节进行背景和内容讲解、拓展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每讲分4或5小节,时长约1小时,每讲最后布置2-3道讨论题供学生思考。
授课目标
“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 课程以 “ 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 为主线,针对目前学生学习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的现状,从古希腊哲学、物理、生命科学、数学及科学方法等领域的世界经典著作中,选取 10 部自然科学经典,以学生为中心,节选其精华汇编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欲望,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在本课程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退居次要,重要的在于理性判断及批判性思维的传达。
成绩要求
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1、视频完成度 (20)考核时长及个数,拖拽快进倍速将会被扣分。
2、完成课程单元测验(30分)
3、积极参加课堂讨论(10分)考核参加课程章节内的讨论,参加回复至少7次以上
4、期末考试(40分)
注意:如果课程内发布的主观题作业及考试,学生不仅仅要提交答案,还要按时参加互评,互评个数至少5个,否则系统自动启动扣分机制,不互评扣20%,不够个数扣10%。
请务必关注题目的截止提交时间和互评开放时间,错过无法弥补。
课程大纲
绪论:什么是自然科学经典(桑建平)
1.1古希腊哲学
1.2物理世界
1.3生命领域
1.4科学方法
第一讲 《理想国》导读(万臻)
1.1古希腊哲学与自然科学有关吗?
1.2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吗?
1.3如何才能到达理型世界?
1.4如何评价古希腊哲学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第二讲 西方科学的起源与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石瑛)
2.1 地心说—持续千年
2.2 日心说—惊天动地
2.3 开普勒—天空立法
2.4 揭本质—牛顿力学
2.5 神预测—科学伟力
第三讲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金振齐)
3.1 什么是时空观
3.2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3.3 狭义相对论浅析
3.4 广义相对论浅析
第四讲 物种起源(杜润蕾)
4.1 从博物学到进化论
4.2 达尔文其人其事
4.3 变异与竞争
4.4 自然选择
4.5 生命之树
第五讲 DNA:生命的秘密(刘昱)
5.1 伟大事业的召唤
5.2 追寻遗传本质之路
5.3 柳暗花明又一村
5.4 揭晓生命的秘密
5.5 生命从哪里来,又会往哪里去
第六讲 惊人的假说(王燕舞)
6.1 从DNA到意识问题
6.2 假说的惊人之处
6.3 由“看”见意识
6.4 人脑和电脑之争
6.5 克里克博士的礼拜天
第七讲 几何原本(黄正华)
7.1 千古奇书《几何原本》
7.2 《几何原本》的公理化方法
7.3 言必有据的《几何原本》
7.4 《几何原本》的理性精神
7.5 康熙爱上《几何原本》
第八讲 科学与假说(林毅)
8.1 庞加莱和《科学与假设》
8.2 科学是什么
8.3 科学与假设的关系
8.4 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桑建平主编《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
参考资料
桑建平主编《自然科学经典导引》(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