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出现了灌溉种稻的遗迹;公元前1600~前1100年,井田制度,划分田块,利用沟洫灌溉排水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秸槔提水灌溉和引漳十二渠、都江堰、芍陂、郑国渠等大型灌溉工程陆续出现,作用持续至今。荀子曾言: “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下之事也。”灌溉与排水工程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水资源紧缺、水旱灾害频繁,特殊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决定了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如何通过灌溉与排水工程措施,实现“节水”和“高产”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门课程要为大家介绍的内容。
《灌溉排水工程技术》是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面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及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大家了解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参数计算;能够掌握主要的灌水方法和原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小型灌区的规划设计。
课程特色在于紧扣行业岗位要求标准,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际工程为载体,以任务导入的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教学方法多样,教学内容丰富,为全国各院校在校生的学习和水利行业人员的继续深造,提供了必备的学习资料。
欢迎您加入《灌溉排水工程技术》课程,让我们一起进入课程学习吧!
了解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参数计算;掌握主要的灌溉与排水的设计方法和原理;能够进行小型灌区的规划设计。
本课程评价由四部分组成:
1.单元测验(50%),客观题:共5次,每次10分,共50分。
2.同伴互评作业(15%),共3次,每次5分,共15分。
3.课程讨论(15%),根据同学们在讨论区发表的有效帖子的数量给予评分,有效帖子总数不少于25个,共15分。
4.期末考试(20%):1次,共20分。
掌握工程力学、工程制图与识图、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水文技术、水工建筑物等基本知识。
[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 50288-2018)(https://www.jsgg.com.cn/Index/Display.asp?NewsID=23137)
[2]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GB/T 50363-2018) (https://www.jsgg.com.cn/Index/Display.asp?NewsID=22973)
[3]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 郭旭新、樊惠芳、要永在 . 《灌溉排水工程技术》.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16年
[5] 王春堂 . 《农田水利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4年
[6] 罗全胜、汪明霞 . 《节水灌溉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4年
[7] 中国节水灌溉网:https://www.jsgg.com.cn/Index/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