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机械设计基础》是装备制造大类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专业设计和研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械强度计算等多个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以生动案例为引导,通过实际操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本课程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职业道德。
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们将能够掌握扎实的机械设计基础,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让我们一起走进《机械设计基础》,开启机械设计的大门,创造美好的未来!
《机械设计基础》是装备制造大类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专业设计和研发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机械传动系统设计、机械强度计算等多个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以生动案例为引导,通过实际操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本课程还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职业道德。
相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们将能够掌握扎实的机械设计基础,为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让我们一起走进《机械设计基础》,开启机械设计的大门,创造美好的未来!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欢迎同学们加入《机械设计基础》的学习!这门课程是装备制造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将为你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设计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领域的核心活动,它涉及到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无论你将来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制造、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还是设备维护与管理,都需要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门课程将为你提供这些知识和技能。
课程的主题是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遵循“理实结合、应用创新”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常用机构及通用零部件的结构认知、工作原理分析、设计及应用为主线,主要介绍常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和通用零部件(传动零件、连接零件和轴系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用及设计。
通过学习这门课,你可以获得一系列宝贵的知识和技能。你将能够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独立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并评估机械系统的性能。这些技能将直接帮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从事设计、制造还是管理,都能够高效地工作。
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策略,将所有知识点纳入一个个典型项目中,在项目中,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和团队项目等方式,让你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此外,我们还会介绍机械设计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让你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将为你提供机械设计所需的坚实基础,并帮助你掌握实用的设计技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你将能够进入机械设计的世界,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梦想。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有趣的旅程吧!
授课目标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习者掌握常见机构的基本特性和设计方法,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学会根据具体条件选用零件的类型,并对其强度或工作能力进行简单的校核;使学习者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习者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
课程大纲
颚式破碎机机构组成及运动条件分析
课时目标:能够绘制简单机械机构运动简图,能够计算机构自由度。
1.1 机器与机构的概念
1.2 运动副及其分类
1.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1.4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结构分析及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及应用场合,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特性
2.1平面连杆机构机构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
2.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及应用
2.4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
2.5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2.6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力性能
内燃机配气机构结构分析与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凸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场合,理解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3.1凸轮机构的组成、类型及应用
3.2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及相关概念
3.3从动件运动规律
3.4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3.5凸轮机构设计注意事项
自动转位机构运动原理分析
课时目标:掌握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4.1棘轮机构及其应用
4.2槽轮机构及其应用
4.3不完全齿轮机构及其应用
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带传动及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能根据工作要求进行带传动设计计算
5.1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5.2 V带和V带轮
5.3V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
5.4 V带传动设计计算
5.5带传动安装与维护
5.6链传动
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之齿轮传动原理分析
课时目标:掌握齿轮机构的特点及应用场合,能够进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参数计算,掌握斜齿及锥齿轮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6.1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6.2渐开线及其性质
6.3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
6.4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和几何尺寸计算
6.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原理
6.6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与根切
6.7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原理
6.8圆锥齿轮机构啮合传动原理
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之齿轮传动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齿轮的失效形式,能够根据工作要求进行齿轮设计
7.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7.2齿轮材料、热处理及精度等级
7.3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7.4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之联接件设计
课时目标:掌握螺纹联接的类型及应用场合,掌握螺纹联接的预紧和放松方法;掌握键联接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8.1螺纹类型及应用
8.2螺纹联接的类型和螺纹联接件
8.3螺纹联接预紧和防松
8.4螺栓联接强度计算
8.5键联接的功用及类型
8.6平键的选择与强度计算
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之轴系零部件设计
课时目标:能够按要求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掌握各类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轴承的性能及应用场合,能够根据要求合理选择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轴承等轴系零部件
9.1轴
9.2联车由器
9.3离合器
9.4制动器
9.5滑动轴承
9.6滚动轴承
汽车多级圆柱齿轮变速箱传动分析
课时目标:掌握轮系的分类,会进行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0.1轮系概念及类型
10.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10.3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
10.4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10.5轮系的功用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胡家秀. 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
[2]濮良贵,纪名刚. 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马秋生. 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常见问题
1.问题:调视频清晰度方法?
方法:看视频选择“超高清”或“高清”,且可选“全屏”。
2.问题:课程有配套教材吗?
方法:本课程有配套教材。
3.问题:看视频时能否放快放慢?
方法:可以。可以在视频浏览器右下角,选择速度:
放慢——选取0.75X;
加快:选取1.25X、1.5X、1.75X、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