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课程授课内容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酶、色素、食品风味、食品添加剂等章节,着重介绍食品中营养成分、呈色、香、味成分和有害成分的化学组成、性质、结构和功能以及食品成分之间在生产、加工、贮藏、运销中的变化,即化学反应历程、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及其对食品品质和卫生安全性的影响。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中主要组分的化学和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这些组分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食品化学知识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实验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和一定的探索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成绩=70%线上学习成绩+30%线下学习成绩
一、线上学习成绩
1. 单元作业(20%)
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由学生参与评定,学生互评达5份及以上所得分数为试卷分数的100%,未完成互评份数(少于3份)的所得分数为卷面分数的80%,未参与互评所得分数为卷面分数的50%。
2. 课堂讨论(10%)
线上讨论区进行讨论,根据活跃度进行评分。
3. 单元测验(20%)
客观题,共9次单元测验。
4. 期末考试(50%)
二、线下学习成绩
开展SPOC教学时,主要考察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中的文献查阅(20%)、PPT讲解(50%)和回答问题(30%)情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食品化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
第二节 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水
第一节 水分活度
第二节 水分吸着等温线
第三节 水分活度和食品稳定性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概述
第二节 美拉德反应
第三节 淀粉
第四章 脂类
第一节 脂类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乳状液和乳化剂
第三节 脂类氧化和抗氧化剂
第五章 蛋白质
第一节 蛋白质的变性
第二节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第三节 食品蛋白质
第六章 酶
第一节 多酚氧化酶
第二节 果胶酶
第三节 固定化酶
第七章 色素
第一节 血红素
第二节 焦糖色素
第三节 红曲色素
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
第一节 防腐剂
第二节 甜味剂
第九章 食品风味
第一节 辣味
第二节 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