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性观念愈来愈开放,对涉及性和性行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的性行为是一种本能的生物学表现,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学现象。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性敏感和活跃阶段,进行科学的系统的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囿于传统观念,我国性教育远远滞后,大学生性知识几乎都来自良莠难分的网络,其中有的理念误导年轻人。本课程《性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以生物医学为基础,以我国的法律和道德为准则,从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角度系统、科学地阐述人类性和性行为,并籍此剖析当今社会流行的性价值观。
本课程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其中线上教学时间约占总学时的40%,线下教学占比60%。最终成绩评定包括日常教学评定(包括线上和线下教学)40%,期末评定60%。总分>=60分为合格,总分>=90为优秀。
1. 马晓伟 主编. 现代性医学.人民军医出版社,第2版,2004年.
2. Jerrold S.Greenberg,et al.著,胡佩诚 主译. 人类性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10年.
3. 安崇辰 主编. 中国女性医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1版,2006年.
4. Eberhard Nieschlag, et al.著;李宏军 李汉忠 主译. 男科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3版,2013年.
5. 丁文龙,刘学政. 系统解剖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9版,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