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暑期强化
期末考试会员
认证学习
第17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9月08日 ~ 2025年12月08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距离开课还有 43 天 已有 57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73)
spContent=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以MOOC形式探讨不同层次生物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生存与发展、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规律和本质。我们始终坚持理农结合,教科相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以MOOC形式探讨不同层次生物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生存与发展、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规律和本质。我们始终坚持理农结合,教科相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生态学》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后继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也是生态学专业、植物学专业、动物学专业研究生教学、科研所应必备的专业知识。课程特点是知识点较多;涉及的交叉学科较多(环境工程、水土保持、地理学、植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变化大,时间跨度长;许多理论必须在具体的实验和野外实习时才能具体体会;生态学要求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将课堂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目标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尊重自然规律,更自觉地为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绪论

第一章测试

第一章 单元作业

第二章 个体生态学

第一节 个体生态学的内涵

第二节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特征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法则

第四节 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第五节 温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第六节 水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第七节 土壤的生态作用及植物的生态适应

第八节 生态适应

第二章测试

第二章 单元作业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一节 种群生态概念

第二节 种群遗传特征

第三节 种群指数增长

第四节 种群逻辑斯蒂增长

第五节 种群生命表分析

第六节 复合种群

第七节 种内关系

第三章测试

第三章 单元作业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优势种和关键种

第三节 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第四节 干扰及干扰理论

第五节 岛屿与岛屿平衡说

第六节 群落演替

第四章 单元作业

第四章 测试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分及其功能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调控与管理

第五章 测试

第五章 单元作业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中生物学知识。

参考资料

林文雄.生态学(第二版)[M].科学出版社,2013.

廖允成,林文雄.农业生态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Mackenzie ABall ASVirdee SR.孙儒泳等译.生态学精要速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Manuel CMolles Jr.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沈亨理.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骆世明,李凤民,林文雄,等.农业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骆世明.农业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福建农林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吴则焰

吴则焰

教授

林文雄

林文雄

教授

陈冬梅

陈冬梅

教授

推荐课程

唐诗经典CAP

胡可先

79245人参加

大学语文

陈洪

38804人参加

《说文解字》与上古社会

万献初

18368人参加

传播学概论

吴畅畅

5045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