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可以作为其他工程类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管理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类组织管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管理课程及实践环节打好理论基础。
目标1. 能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目标2. 能掌握管理思想的发展史,了解影响力较大学派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及其历史评价。
目标3. 能了解管理的主要职能,能理解各项管理职能的运行机理。
目标4. 能掌握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根据环境条件灵活制定策略。
目标5. 能把握国内外管理思想的最新发展动态,能适当了解管理学理论前沿。
目标6. 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要求,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深入挖掘管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诚信品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授课方式上,充分利用学校地处苏南常州的特殊优势,通过巧妙和科学的内容设计,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强化专业课教师铸魂育人的意识和能力,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分以上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
中国传统文化。
1.管理学,《管理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2024.6)。
2.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八版),周三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年。
3.管理学:中国范式与实践(第3版),陈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4.管理学原理,陈传明、周小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5.管理学(第15版),(美)斯蒂芬·罗宾斯,(美)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6.管理学(第15版)学习指导,(美)斯蒂芬·罗宾斯,(美)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
7.管理思想史(第7版),丹尼尔·A·雷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Q :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A :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基本活动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应该有一定之规,即标准,或者规范。我们看看水管里流动的水,如果没有水管,水就无法被运送有指定的地方。标准或规范是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从而提升效率。管理学是一门博大精深且有用的学科。学习管理学不仅能够对你的知识量有扩充,更重要的是在你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手法上会有不同的提升。学习管理学之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生活效率和工作效率,优化生活。无论是管理学,还是其他科学,学习之后都会对你的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学了就有用。所谓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道理。
Q : 那些没有读过大学的早期的成功企业家不学习管理学,不是一样取得非常成功的吗?请问管理学有用吗?
A : 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和政治人事都在不知不觉中应用到了管理学的技巧和方法,有些是直接或间接从他人处学到的,有些是根据情境自己摸索出来,大多数都还停留在自发的状态。现在企业环境越来越激烈,竞争对手在成长,我们的管理者也需要“站在月球看地球”,也需要具有对员工的思想行为的洞察力,通过对管理学者们研究和总结的成果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Q : 有些人说,哪些大学和研究所的管理学教授掌握了大把的管理知识,为什么不能很好地管理企业呢?
A : 教授做企业的,人大的彭剑锋老师,算是比较成功,而且他做的 是咨询行业,也算是老本行,其他还真是不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概念,管理是理论、实践和悟性三者的结合体,许多管理学教授在理论上有了出 色的研究,然而在实践上紧缺,而悟性则看个人,所以他们无法管理好一个企业也是正常的。古人有云,“术业有专攻”,管理学教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提升和总结 管理学理论,而不是去操作企业。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则应该是管理学理论的实践者,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
Q : 如何更好地学习管理呢,有那哪些方法?
A : 关键是要采取系统的学习方法。不能将管理系统管理思想和管理职能割裂开来。具体方法包括:第一,熟练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认识和理解管理的基本职能。第二,参考管理学书籍。第三,学会分析管理案例。管理案例的分析必须在深刻掌握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展开,否则不容易找到切入点。如果光是背诵的话,就不会作灵活的案例分析题,关键是树立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思想的建立是在大量阅读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史的基础上。最后,注意将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学相结合。课本及老师所讲述的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管理学的出现与发展是根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研究管理学也是这种需要所使然。
Q : 学习管理学有哪些基本步骤和要求?
A : 学好管理学的第一步是要对管理理论进行系统学习,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读一些外国管理学著作,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步,就要结合管理实践的案例,多学习案例,多进行实际情况的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并尽可能应用到所学到的理论去分析;第三步,利用管理思维,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对于非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把课堂上的知识点掌握好以及案例分析好基本够用了。
理论教学和考试均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无论从学习知识、还是从考试这个角度来讲,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要点与重点,都是必要的、基础性的。阅读教材时,应当先弄清楚教材的结构体系、各章的主要内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对该课程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既要通读全部内容,又要抓住要点和重点。学习管理学时,可以借鉴做英语“阅读理解”题的方式。
Q : 学习管理学有哪些有助于训练思维方式吗?
A : 是的。思维方式对企业家来说尤其重要,这是由管理的特点所要求的。管理是科学加艺术,从科学的角度说,管理有规律可循;从艺术的角度说,管理又没有现成的药方可以简单地“照方吃药”,可以照抄照搬,企业家必须自己创造。而为了自己能够创造更多地获得成功的机会,最重要的保证就是自己思维方式要正确,思路要清晰,“思路决定出路”。所以,大企业家往往是思想家。德鲁克:一个理解管理学但不具备种种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最低能力的管理者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甚至是第一流的管理者。然而,一个只知道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却不理解管理学基本思想的人,并不是一个管理者,他做得最好也只能算是一个技术人员。西蒙:管理理论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理性方面与非理性方面的界线。因此,优秀的管理者能够同时做到两点:第一,他能灵活地应用相对合适和简捷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管理;第二,这些方法不至于给他的思考能力强加上无法负责的重任,或者破坏他对经验常识的良好感觉。
Q :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体系有哪些不同独特性?
A: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管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是 :在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这种规律在特定时期的表现形式,探讨如何根据这种规律指导不同情境下的管理实践。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 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管理学学习过程可以用“整、分、合”来描述。整: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篇、章、节)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分:掌握要点(基本概念、原理等)和重点;合:由点及面,反过来重新梳理全书(篇、章、节)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管理学因此而需要研究这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活动的内容,可以借助的方法以及必须依循的 基本原则。据此,我们讲授中按照教材内容安排了“总论”以概述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并回顾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安排了“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各篇以讨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