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煤化学
分享
spContent=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煤的形成过程、煤的结构、煤的岩相组成、煤的化学组成、煤的理化性质、煤的工艺性质和煤炭分类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煤炭加工与转化等课程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煤的形成过程、煤的结构、煤的岩相组成、煤的化学组成、煤的理化性质、煤的工艺性质和煤炭分类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煤炭加工与转化等课程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授煤的形成过程、煤的结构、煤的岩相组成、煤的化学组成、煤的理化性质、煤的工艺性质和煤炭分类等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煤炭加工与转化等课程奠定基础。


成绩 要求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具体要求如下:

1)课堂讨论(10%)

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教师发起的讨论,发帖和回帖的数量总共达10条为及格(60分),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条计2分,总共达30条及以上为满分(100分)。本课程指定讨论题目,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

2)单元测验(30%)

本课程每章测验1次,100。每次测验需要在60分钟内完成,允许尝试2次,有效得分为平均分值。

3)单元作业(20%)

每周发布作业1次,作业应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内提交(过期提交无效)。作业采取教师批改方式评分,根据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评分。

4期末考试(40%)

结课时进行期末考试,需要在100分钟内完成,只允许考试1次。

总成绩 = 课堂讨论×10% +   单元作业×20% + 单元测验×30% + 期末考试×40%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1) M. L. Gorbaty and K. Ouchi, Coal Structur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 C. 1981

(2) R. A. Meyers, Coal Structure, Academic Press, 1982, London

(3) Berkowitz, Norbert. The chemistry of coal, Elsevier 1985

(4) 陈鹏编著,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5) 张双全 吴国光 主编《煤化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6) 张双全,姜尧发,秦志宏,等编著.《煤生成过程的多样性及煤质变化规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

(7) 张双全编著.《煤及煤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