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是机械学院各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以机械制造、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课程面向生产企业,课程内容涵盖生产企业全面过程管理理论与方法,使学生系统地学习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环节及其管理流程;理解生产系统设计、规划、运行和控制的基本方法;掌握生产管理中常用的计划、决策、组织、控制等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并初步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本课程是机械学院各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以机械制造、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提高企业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课程面向生产企业,课程内容涵盖生产企业全面过程管理理论与方法,使学生系统地学习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方法,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的基本环节及其管理流程;理解生产系统设计、规划、运行和控制的基本方法;掌握生产管理中常用的计划、决策、组织、控制等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并初步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企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主题及内容:本课程是一门交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大工程观” ,培养具有经济、管理意识,学科交叉应用能力的机械工程人才。本课程主要学习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与性质、生产运作战略、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生产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等内容。
我们为什么学习本门课?1) 职业发展需要:生产运作管理岗位晋升机会多,有助于个人全面素质的培养;2)创业优势:拥有生产运作管理的工作经历,可以为创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3)管理技能: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管理技能,包括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这对于任何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4)企业战略规划: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规划,能够有效利用企业关键资源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以及企业的总体战略。所以,学习生产运作管理不仅能够促进个人职业发展,还能够在创业、提升管理技能以及支持企业战略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课程的特色和亮点:本课程是湖北省和三峡大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一门工工交叉、工文渗透的课程。以“问题驱动、案例分析”为原 则,采用“基于 SPOC+雨课堂”的“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探究反思”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环节,分别是以 SPOC 为载体的课前预习(线上) 、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课堂精讲及讨论(线下+雨课堂)、多元化评价引导下的课后作业测试及反思(线 上+线下)开展混合式教学 。持续开展教学改革,引进 AI 工具, 满足学生海量知识需求,培养 AI 时代具备创新思维、综合素质的生产管理人才。
授课目标
知识目标: 描述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生产管理流程,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产品 全周期成本构成、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阐述生产系统设计、 规划、运行和控制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运用管理思维,综合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发现问题,分析、评 估、解决生产管理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素质目标: 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健 全的工程精神、和谐的工程伦理,善于团队沟通协作解决问题。
育人目标: 具备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热爱祖国、热爱专业、造福社会的人 生观价值观。
成绩 要求
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要求,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其中平时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雨课堂”考核及考勤10%;线上作业+单元测验20%,线上学习10%,实验10%。
综合成绩60分至85分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基本概念
课时目标:了解本课程学习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生产运作管理概念、内容体系;生产运作的分类和生产类型;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1生产运作管理的概念
1.2生运作产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1.3生产的分类和生产类型
第二章 需求预测
课时目标:了解预测的作用和类型;理解定性预测方法;掌握常用定量预测方法。
2.1预测
2.2定性预测方法
2.3定量预测方法
第三章 制造业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
课时目标:了解产品设计与开发阶段,理解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方法。
3.1概述
3.2产品研究与开发管理
3.3生产流程设计与选择
第四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课时目标:了解生产设施选址影响因素及方法,理解常用的选址评价方法。
4.1 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
4.2 影响选址的因素和一般步骤
4.3 选址的评价方法
第五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课时目标:了解生产设施布局方法和类型,理解布置决策的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5.1 设备/设施布置决策
5.2 设施布置决策的定量分析
第六章 综合生产计划
课时目标:了解企业生产计划的层次,理解生产大纲制定和产品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生产能力计划的确定。
6.1概述
6.2能力计划
6.3生产大纲制定
6.4产品生产计划的编制
第七章 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课时目标:了解库存的作用及类型,理解三种典型库存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多周期库存基本模型的应用。
第八章 物料需求计划与企业资源计划
课时目标:了解MRP、MRPⅡ和ERP的原理,理解MRP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九章 项目计划管理
课时目标:了解项目管理的思想,理解网络计划和优化方法。
9.1项目管理概述
9.2网络计划方法
9.3网络时间参数计算
9.4网络计划优化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工程概论、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
参考资料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潘家轺.现代生产管理学(第4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3]齐二石.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美)Roger G.Schroeder,韩伯棠译.运作管理(4 Edition)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