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电路原理(二)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8年08月08日 ~ 2019年01月31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675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spContent=电路是电类及其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电类相关课程的基础。哈工大电路(下)MOOC课程制作简明生动,授课内容讲练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电路基础问题的分析能力,电路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后续电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电路理论基础。
电路是电类及其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学习后续电类相关课程的基础。哈工大电路(下)MOOC课程制作简明生动,授课内容讲练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电路基础问题的分析能力,电路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后续电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电路理论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路是电类及信息类专业必修的、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为后续如电子技术课程等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电路基础知识、分析方法。电路在整个电气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电路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电路(下)MOOC课程主要讲授暂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网络图伦与网络方程、均匀传输线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手段进行电路综合分析与设计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创新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授课目标

熟练掌握暂态电路时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二端口电路的基本端口方程;了解利用网络图伦系统求解电路的方法;熟练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了解和掌握分布式参数电路均匀传输线的分析方法。


成绩 要求

课程在线学习占10%,根据单元测试和问题回答的正确率评定分值。


课程大纲

以下对应教材第19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

12.1 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

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单元测试

12.1 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

12.2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

非线性电阻电路方程单元测试

12.2.4非线性方程的列写-例题3

12.2.3非线性方程的列写-例题2

12.2.1非线性方程的列写

12.2.5 含多个非线性电阻元件方程的列写

12.2.2非线性方程的列写-例题1

12.3数值分析法

数值分析法单元测试

12.3.1 数值分析法

12.3.2例题

12.5 图解法

12.5 图解法

12.4分段线性近似法

分段线性近似法单元测试

12.4.1 分段线性近似法

12.4.3 例题2

12.4.2 例题1


以下对应教材的第七、八章 

8.2电路量的初始值

8.2.3电路量的初始值-例题2

电路量的初始值单元测试

8.2.2电路量的初始值-例题1

8.2.1电路量的初始值

8.2.4电路量的初始值-例题3

8.1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

8.1动态电路的暂态过程

8.0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序)

8.0 线性动态电路暂态过程的时域分析(序)

8.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1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2一阶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单元测试

8.3.3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例题

8.4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

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单元测试

8.4.3冲激函数

8.4.4 单位冲激函数的性质

8.4.2脉冲函数

8.4.1阶跃函数

8.6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单元测试

8.6.6 计算冲激响应的另一种方法(2)

8.6.1冲激响应和单位冲激特性

8.6.3 单位冲激特性和单位阶跃特性的关系(2)

8.6.5 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跃变

8.6.2 单位冲激特性和单位阶跃特性的关系(1)

8.6.4 计算单位冲激特性的方法(1)

8.8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单元测试

8.8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8.7 正弦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

8.7 正弦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

8.5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一阶电路阶跃响应单元测试

8.5.1一阶RC电路的阶跃响应

8.5.2 一阶RL电路的阶跃响应

8.5.3 一阶电路的脉冲响应

8.9一阶电路暂态响应的一般形式

8.9.5 三要素法-例题3

8.9.1求解一阶电路暂态响应的三要素法

8.9.4 三要素法-例题2

8.9.7 三要素法-例题5

8.9.2应用三要素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阶电路暂态响应的一般形式单元测试

8.9.6 三要素法-例题4

8.9.3 三要素法-例题1

8.10 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单元测试

8.10 二阶电路的暂态过程

8.11状态变量分析法

8.11.1 状态变量分析法

8.11.2 状态变量分析法-例题

状态变量分析法单元测验


以下对应教材第十四章

9.0 暂态电路复频域分析(序)

9.0暂态电路复频域分析(序)

9.1 拉普拉斯变换

9.1.1 拉普拉斯变换表示

拉普拉斯变换单元测验

9.1.2 拉普拉斯变换性质

9.2 拉普拉斯逆变换

9.2.3 拉普拉斯逆变换-重根

9.2.1 拉普拉斯逆变换-单根

9.2.2 拉普拉斯逆变换-复根

拉普拉斯逆变换单元测验

9.3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和模型

9.3.1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和模型-KCLKVL及RLC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和模型单元测验

9.3.2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和模型-互感和Z(Y)

9.4 复频域暂态电路分析

9.4.2 复频域电路分析-例2例3

9.4.1 复频域电路分析-例1

9.4.3 复频域电路分析-例4

复频域暂态电路分析单元测验

9.5 复频域网络函数

9.5.4 复频域网络函数-例2

9.5.3 复频域网络函数-例1

9.5.2 H(s)  极点位置与 h(t) 的关系

9.5.1 H(s) 引出及与 h(t) 的关系

复频域网络函数单元测验

9.6 暂态电路复频域分析(小结)

9.6 暂态电路复频域分析(小结)


以下对应教材第十六章

10.1 二端口参数方程

二端口参数方程单元测验

10.1.2 二端口方程-Y参数

10.1.3 二端口方程-A和H参数

10.1.1 二端口方程-Z参数

10.1.4 二端口参数方程-参数互换

10.2 二端口网络等效电路

10.2.1 二端口等效电路-互易网络

10.2.2 二端口等效电路-非互易网络

二端口网络等效电路单元测验

10.0二端口网络 (序)

10.0二端口网络 (序)

10.3 二端口与电源和负载的联结

二端口与电源和负载的联结单元测验

10.3.2 二端口分别接电源或负载

10.3.1 二端口联电源和负载

10.3.3 二端口与电源和负载联结-例题

10.4 二端口网络互联

二端口网络互联单元测验

10.4 二端口网络互联

10.5 二端口网络(小结)

10.5 二端口网络(小结)

以下对应教材的十五、十七和十八章

11.1 图论基本概念

图论基本概念单元测验

11.1 图论基本概念

11.2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单元测验

11.2.1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KCL

11.2.2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KVL

11.3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矩阵形式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矩阵形式单元测验

11.3.4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矩阵形式-ABC矩阵关系

11.3.1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矩阵形式-关联矩阵式

11.3.3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矩阵形式-基本割集矩阵式

11.3.2 独立的基尔霍夫定律方程矩阵形式-基本回路矩阵式

11.4 支路方程矩阵形式

支路方程矩阵形式单元测验

11.4.2 支路方程矩阵形式-例题

11.4.1 支路方程矩阵形式

11.5 电路方程矩阵形式

电路方程矩阵形式单元测验

11.5.2 电路方程矩阵形式-回路和割集方程

11.5.1 电路方程矩阵形式-节点电压方程

11.6 状态方程分析法

11.6.2 状态方程系数矩阵与网络函数

状态方程分析法单元测验

11.6.1 状态方程列写

11.7 网络方程矩阵形式(小结)

11.7 网络方程矩阵形式(小结)


以下对应教材第二十章

13.2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13.2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单元测试

13.1.1 电路参数的分布性

13.1.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13.1.1 电路参数的分布性

电路参数的分布性单元测试

13.3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13.3.2波的反射与终端匹配

13.3.4实验测试波阻抗和传播常熟的方法

13.3.1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13.3.3自然功率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单元测试

13.4 无损耗线 驻波

13.4.5 例题1

13.4.7 例题3

13.4.1 无损耗线

13.4.2 无损线上的驻波现象-终端开路

13.4.3 无损线上的驻波现象-终端短路

13.4.6 例题2

13.4.4 无损线上的驻波现象-接电抗负载

无损耗线 驻波单元测试

13.5 均匀传输线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13.5 均匀传输线的集中参数等效电路

附录B PSpice的电路仿真分析

附录B.3 PSpice的瞬态分析

附录B.4 PSpice的非线性电路分析

附录B.5 PSpice的分布参数电路分析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一)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 齐超,刘洪臣,王竹萍《工程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

2. 孙立山,陈希有《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07

3. 邱关源原著、罗先觉修订.《电路(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3

4. 陈希有 电路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01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三峡大学
14 位授课老师
魏业文

魏业文

讲师

粟世玮

粟世玮

副教授

吉培荣

吉培荣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