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A
分享
spContent=模拟电子技术主要讲解模拟信号的放大、产生、变换与处理等相关知识。本课程注重知识的关联性,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并且通过“问题引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归纳总结”的思路进行教学;从半导体基础知识出发,以“器件-电路-应用”为主线,“兼顾分立,面向集成”来组织教学内容,力求让同学们易懂易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模拟电子技术”是面向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航空与探测制导类等电类专业一门主干技术基础主干课程,也是面向生医类、地信类、机电类、交设类等偏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该课程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直面应用,是一门通过知识点的学习直接学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的课程。它不仅可以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更主要的是直接应用到工程实际。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执行着与现实世界的物理信号相对应的模拟电信号的产生、变换、放大、处理等功能。其中”放大”是最核心部分。在课程学习中,我们从半导体基础知识出发,以“器件、电路、器件与电路相结合的应用”为主线,“兼顾分立,面向集成”来组织教学内容。其中,半导体器件主要学习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场效应管和集成运放等;然后基于对器件伏安特性及性能的讨论,建立起相关的电路,包括基本放大电路,频率响应,功率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最后落脚于综合应用,包括信号的产生、信号的变换、信号的处理、直流电源等内容。器件学习的重点是外部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内部微观物理过程及生产工艺不做深入的讨论。电路学习的重点是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从器件到电路,再到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

        本课程与罗桂娥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同步设计,该教材是在罗桂娥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该教材遴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改编的。课程团队一贯秉承重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与改革,进一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使得改编后教材特色更加鲜明。




授课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

立足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方法及视野,结合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的诺贝尔奖发明以及电子器件发展历程,弘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学生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科学报国的爱国情怀;结合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如在广播通信、网络、工业、交通、军事、航空航天、医学、消费类电子,特别是在自控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民族自豪感等积极情感;结合器件、电路、器件与电路相结合的应用系统,如放大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乃至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模拟电子技术邀请赛的赛题,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学以致用,自主创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掌握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为社会服务,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端正自身的人生价值,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利用技术,不断求实创新,为社会多做贡献;充分挖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机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课程目标1

了解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等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及主要参数,能够综合应用数学、物理学和电路的知识,对常用半导体器件进行建模及简化,了解相关应用电路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及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和自动化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设计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2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对各种放大电路进行分析,分析电路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参数变化对电路性能指标所产生的影响。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将工程问题转化、表述为数学问题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3

能够分析和设计各类模拟信号的放大、产生、传输及处理电路;对于给定的系统要求,能够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的电子电路。能够运用专业基础知识,建立自动化工程对象的简单模型,并分析对象特性。


成绩 要求

总分100分,其中单元测验占15%,单元作业占15%,课程讨论占10%,域外成绩占10%,期末考试占50%

每个单元的测验,题型含单选题5个,判断题5个,填空题5个多选题5个,每个题5分,共100分。测验时间为60分钟,允许尝试次数3次,选最高成绩为最终成绩。

每个单元的作业,题型不尽相同,主要为主观题,可用纸质稿书写,拍照或截图上传

作业有截止提交时间。过期不能提交。作业批改方式为学生互评批改,有互评开放时间,互评截止时间。学习者要互评5次,无互评,成绩打七折。未完成互评,成绩打九折。还有成绩公布时间。这些时间,请注意查看单元发布时的公告。

域外成绩主要综合考核学生的视频学习时长及在慕课堂的表现情况。

总评成绩按百分制计分,60~84分为合格,85~100分为优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电路理论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 罗桂娥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2] 罗桂娥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类)第2版.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华成英,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 高吉祥主编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常见问题

(1)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需要哪些数学基础?

答: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数学基础主要是微积分的基础知识。


(2)课程的作用是什么?

      答: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的作用就是直面应用,是一门通过知识点的学习直接学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的课程。它不仅可以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更主要的是直接应用到工程实际。


(3)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

答:模拟电子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模拟电路,执行着与现实世界的物理信号相对应的模拟电信号的产生、变换、放大、处理等功能是现实物理世界与计算机或数字系统联系的“桥梁”;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或数值上离散的信号,而传输、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中这两大类电路对应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它们的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两者既有区别有相互联系,统称为“电子技术”。

 

(4)模拟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哪些内容?

         答: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围绕着各种半导体器件及其电路展开研究的。其中,半导体器件主要包括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场效应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所涉及的电路有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差动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晶体管电流源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压比较器、波形变换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内容。

   

 (5) 课程教学是如何组织的?

    答:我们从半导体基础知识出发,以“器件、电路、应用”为主线,“兼顾分立,面向集成”来组织教学内容。其中,半导体器件主要学习二极管、双极型三极管、场效应管和集成运放等;然后基于对器件伏安特性及性能的讨论,建立起相关的电路,包括基本放大电路,频率响应,功率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等;最后落脚于综合应用,包括信号的产生、信号的变换、信号的处理、直流电源等内容。

     在教学中将突出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工程应用背景, 将知识点串成知识链, 努力增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6)学习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器件学习的重点是外部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对内部微观物理过程及生产工艺不做深入的讨论。电路学习的重点是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从器件到电路,再到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