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临床科研实验技能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4月08日 ~ 2019年07月08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749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10)
spContent=《临床科研实验技能》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今后临床工作和基础科研间的桥梁课程,有助于实现理论学习到科学研究实验的过渡,为开展科研实验奠定基础;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工作者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选修课,能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开展医学实验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临床科研实验技能》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今后临床工作和基础科研间的桥梁课程,有助于实现理论学习到科学研究实验的过渡,为开展科研实验奠定基础;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工作者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选修课,能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开展医学实验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临床科研实验技能》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今后临床工作和基础科研之间的桥梁课程,有助学生实现由理论学习到科学研究实验的过渡,为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验奠定基础;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工作者而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选修课,能为临床医学工作者开展医学实验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的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该课程主要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及所有对临床科研实验设计等有兴趣的医学等各专业学生,讲解医学科研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并着重从临床科研实验实施与总结、临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精准医学与遗传病、临床科研中常用数据库和软件使用、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凋亡、动物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和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等诸多方面进行科研实验的理论讲解,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经验,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原理、实验实施和实验总结方法,熟悉文献检索与阅读以及论文写作方法,提高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其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和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实验等奠定基础,实现临床科研实验技能训练的目标。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授医学各科研实验的理论知识,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经验,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习者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原理、实验实施和实验总结方法,熟悉文献检索与阅读以及论文写作方法,为学习专业课程和开展科研实验等奠定基础,实现临床科研实验技能训练的目标。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临床科研实验实施与总结

1.1 临床科研实验简介

1.2 医学实验中心基本情况

1.3 进室流程和管理制度

1.4 实验总结要点和实验心得

第一章 测验

第二章 临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2.1 科研诚信问题

2.2 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

2.3 杜绝科研不端行为

第二章 测验

第三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

3.1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

3.2 PCR技术

3.3 电泳技术

3.4 蛋白质印迹技术

第三章 测验

第四章 精准医学与遗传病

4.1 精准医学概述

4.2 常见遗传病简介

4.3 精准医学与遗传病

第四章 测验

第五章 临床科研中常用数据库和软件使用

5.1 生物信息学概述

5.2 常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5.3 常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

5.4 常用数据库和软件使用

第五章 测验

第六章 细胞培养技术

6.1 细胞培养基本概念

6.2 细胞培养基本条件

6.3 细胞培养基本方法

6.4 细胞培养操作流程

6.5 细胞冻存、复苏和污染检测

第六章 测验

第七章 细胞凋亡

7.1 细胞凋亡概述

7.2 细胞凋亡分子机制

7.3 细胞凋亡的检测

7.4 细胞凋亡与疾病

第七章 测验

第八章 动物实验技术

8.1 动物实验设计与应用

8.2 实验动物分类与选择

8.3 医学动物实验模型

8.4 实验动物的伦理与福利

第八章 测验

第九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

9.1 免疫组化技术

9.2 免疫荧光技术

9.3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第九章 测验

第十章 SCI论文写作与发表

10.1 SCI论文基本知识

10.2 SCI论文写作

10.3 SCI论文撰写技巧

10.4 SCI论文投稿和发表

第十章 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知识。

证书要求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1. 本课程的学习环节包含观看课程视频、参与课程讨论、完成单元测试和参加期末考试。

2. 参与课后讨论,进行回帖和发帖(需按要求完成课堂讨论区问题才能得分)。

3. 课程成绩包括过程测试和期末测试,单元测试和课程讨论占总成绩60%,期末测试占总成绩40%

4. 成绩合格(60-84分)获得合格证书,85分及以上获得优秀证书,并可申请相应电子/纸质证书。

参考资料

1.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原书第四版),[] M. R. 格林,J. 萨姆布鲁克主编,贺福初,陈薇,杨晓明译,科学出版社

2.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第5版)[] F. M. 奥斯伯,[] R. 布伦特,[] R. E. 金斯顿等主编,金由辛,包慧中,赵丽云等译,科学出版社

3. 医学分子生物学,周春燕,冯作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第3版),药立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巧,申煌煊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

6. 分子生物学(原著第5版),[] Robert F. Weaver著,郑用琏,马纪,李玉花,罗杰译,科学出版社

7. 分子医学实验技术,赵鲁杭,徐立红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8.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魏于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9.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教程,龙子江,王艳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0. 医学科研设计,李君荣,孙峰主编,江苏大学出版社

11. 细胞培养(第三版),刘斌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2. 动物细胞培养——基本技术和特殊应用指南(原书第六版),[] R. I. Freshney著,章静波,徐存拴等译,科学出版社

13. 精编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南,[] J. S. 博尼费斯农等著,章静波,方瑾,王海杰等译,科学出版社

14. 医学实验动物学,秦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5. 科学与诚信:发人深省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例,中国科学院编,科学出版社

16. 科研诚信(第3版):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教程与案例,[] Francis L. Macrina著,何鸣鸿,陈越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17. SCI论文写作解析:EndNote/ RefViz/ SPSS/ Origin/ Illustrator综合教程,李达,李玉成,李春艳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8. SCI论文写作和发表,[]张俊东,杨亲正,国防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19. 深度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例,沈百荣主编,科学出版社

20. 理解生物信息学,[] M. 泽瓦勒贝,J. O. 鲍姆著,李亦学,郝沛主译,科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Q1: 这门课程主要讲什么内容?

A1: 该课程主要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及所有对临床科研设计等有兴趣的医学各专业学生,讲解医学科研课题实验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并着重从临床科研实验实施与总结、临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精准医学与遗传病、临床科研中常用数据库和软件使用、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凋亡、动物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和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等诸多方面进行科研实验的理论讲解,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经验。

Q2: 这门课程如何考核?

A2: 成绩包括视频学习、章节测试和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Q3: 在线开放课程看不到老师,我有问题怎么办?

A3: 同学们可以积极在讨论区发言,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为了更好服务同学们,本课程会提供主讲教师和助教在线答疑,尽快解决与课程相关的各类问题。

Q4: 证书怎么获取?

A4: 证书分为电子证书(免费)和认证证书(收费)两类。

(1) 电子证书(免费):免费的电子证书不用单独申请,如果学生通过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分数标准,在认证证书申请日期(结课后发布申请认证证书公告)结束后会自动获得,学生可通过邮箱或登录课程查询。请大家务必记得验证邮箱,否则证书无法发送。

(2) 认证证书(收费):认证证书需要在线申请,成绩达到课程考核分数标准的学生,具备申请资格。认证证书为纸质版,证书上含有二维码和证书编号,可以在线验证真伪。请务必确保个人设置中的“真实姓名”一栏准确,证书发送后,证书上的姓名将不能修改。因认证证书纸质版需要逐一进行制作,并通过EMS进行邮寄,所以需要在证书结束申请后约一个月内收到。


中南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邓昊

邓昊

教授/研究员

闾宏伟

闾宏伟

教授/研究员

袁腊梅

袁腊梅

副研究员

推荐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796人参加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72942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983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5821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