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我国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不仅担负着塑造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重任,而且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亦具有独特价值。课程主要讲述近代以来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重点剖析近现代中国政治兴替背后的原因,探寻近现代中国政治发展演进的规律,以历史文化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认同感;以历史文化提升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制度的认同度。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分十个专题讲述。
课程特色:
第一,教学体系的专题化。我们在统编教材内容中概括出十个专题,将共性化的教材体系转化成了个性化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以问题为核心的专题式课程内容体系。
第二,教学内容的鲜活性。湖湘地区是中国近现代史展开的重要舞台,我们充分挖掘出近现代湖湘地域史资料,将地域历史资源融进专题教学中,以案例的方式增强教学内容的鲜活性。
第三,教学方法的现场感。主讲团队利用学校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采取“革命遗址现场教学法”,到历史现场讲解历史,以增强教学的情境感和感染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核方案(暂定)
成绩 组成 | 占总评成绩 比例 | 考核项目 及比例 | 考核项目 明细 | 所占模块 比例 | 考核方式 |
平时 成绩 |
70% |
同步SPOC 35% | 在线单元测验 | 25% | 电脑统计 |
在线单元作业 | 25% | 学生互评 | |||
在线论坛讨论 | 20% | 电脑统计 | |||
在线综合测试 | 30% | 电脑评阅、学生互评 | |||
面授课堂 35% | 考勤、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汇报、课堂参与,等 |
任课老师自定 | |||
期末成绩 | 30% | 无纸化期末考试 |
注:橘色字体部分为在线学习项目及所占成绩比例。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Q1:为什么选课只能在电脑上进行,不能在手机APP上进行?
A1:因为认证方式所需要的数据只能在电脑网页端输入。
Q2:能不能用一个邮箱认证两个学号?
A2:不能。一个邮箱只能认证一个学号。两人共用一个邮箱会导致其中一个同学没有成绩。
两人用一台电脑注册时,第一位同学完成注册退出账号以后,第二位同学再注册,避免两人的认证绑定在一个账号上。
Q3:在电脑上选课成功后,在手机APP上能学习课程吗?一定要选择“SPOC”标签课程吗?
A3:在手机APP上可以学习课程内容。要选择有“SPOC”标签的课程内容学习。
Q4:爱课程网与网易云课堂都有账号,该用哪个帐号学习?
A4:请只用爱课程网账户学习本课程。如果你之前是使用爱课程网账户学习的,就不要通过点击邮箱收到的课程链接来进入课程,否则会被视为两个用户。尤其是网易邮箱的用户,每次登陆都要确认是从哪个入口进入的。
Q5:怎样进行课程学习?
A5:每次进入课程后,首先看到的是课程公告,这里有最重要的信息。一定要注意有没有更新。课程公告也会自动发到学员注册的邮箱,请一定在注册的时候使用你常用的邮箱,以免误事。最新更新的教学内容也会在公告的右侧显示。
点击屏幕左边的“课件”,按照教学活动序列(点击“下一步”,或屏幕上方的图标)学习即可。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如果有疑问,可以点击课件标题旁边的“向老师提问”,这些提问会显示在讨论区“老师答疑区”中。
Q6:怎样找到自己的帖子?
A6:向下拉动讨论区页面的滚动条,在讨论区首页的子版块下方有一个“我关注的主题”列表,但那并不是全部;看右边有个绿色“我的论坛主页”链接,点开就是你所有参与过的主题列表了。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只能跟踪到你发帖的主题,无法定位到你发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