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大学化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总学时80,分为上、下两部分独立开课,其中《大学化学》(上),40学时,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大学化学》(下),40学时,包括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本课程是非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包括文科生在内的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加强素质教育和启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中南大学生物医学类、矿物材料类、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的在校学生开展“翻转课堂”和“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教学改革的自主学习平台。
中南大学医学化学教育起源于1916年湘雅医科大学时期,普通化学教育则始于1952年中南矿冶学院建校之初。2000年大学合并以来,本课程继承了百年湘雅优良的教学传统,通过理、工、医融合,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本教学团队19名成员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讲师2人,含博士11人;获省高校教学奉献奖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省高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2人,省青年教师课件比赛第一名1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人;大多数人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分别为负责人、组织者、主讲人或团队成员。
《大学化学》(上)慕课共18讲,授课教师11人,知识内容由“(1)无机化学原理(2)物质结构基础(3)分析化学(4)元素化学和材料”共4个模块组成。生物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开展“翻转课堂”和“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教学改革的56学时《基础化学》课程,可选择其中第1~15讲学习,涉及“(1)无机化学原理(2)物质结构基础(3)分析化学”3个模块的知识;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开展“翻转课堂”和“开放式精品示范课堂”教学改革的56学时《普通化学》课程,可选择其中第1~4、6~13、16~18讲学习,涉及“(1)无机化学原理(2)物质结构基础(4)元素化学和材料”3个模块的知识内容。
第1单元 1-3讲
第1讲 绪论
1化学的定义和主要分支
2化学的主要特征
3化学科学的形成
4化学是能源的开拓者
5化学是材料的制造者,化学是环境的保护者,化学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6近代医学的发展与化学的关系,现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7新药研发与化学的关系,诺贝尔化学奖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8《大学化学》(上)——基础化学课程简介
第2讲 稀溶液的依数性
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2溶液的沸点升高
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4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5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6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3讲 电解质溶液
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解离度
2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离子互吸学说
3活度和活度系数
4活度系数与离子强度的关系
5酸碱理论
6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
7一元弱酸或弱碱溶液pH的计算
8多元酸碱溶液pH的计算
9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
10溶解度与溶度积
11沉淀-溶解平衡
12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13分步沉淀
14沉淀的转化
第二单元
第4讲 缓冲溶液
1缓冲溶液及其组成
2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
3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4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5缓冲溶液的配制
第5讲 化学分析法(一)
1定量分析概述
2分析结果的误差与有效数字
3滴定分析法概述
4酸碱指示剂
5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强酸强碱、一元弱酸弱碱
6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多元酸碱
7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基础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梁逸曾主编,王一凡、刘绍乾副主编,2013
新编普通化学,科学出版社,雷家珩、郭丽萍主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