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与调剂》有机融合了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中药鉴定学》及《中药调剂学》,也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课,作为国家执业中药师等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之一,与生产实践和医疗用药实践紧密相关。通过融合,中药从业人员能够更好地将中药鉴定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临床调剂服务。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掌握中药鉴定基本程序和方法,常用中药材来源、产地、加工方法、鉴定与功效,真伪品鉴别、中药饮片的调剂流程和方法。对于提升学习者的中药专业知识、执业中药师资格认定都将有极大的帮助。
本课程的特色与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体系——以任务为导向:《中药鉴定与调剂》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围绕本课程开设专业的学生及社会学习者涉及的工作岗位(中药仓库保管、中药养护、检验、中药调剂、中药材销售)建设课程资源,有助于不同的学习者选择学习模块;
2.教学内容——强化“基于工作情境开展教学”的特点:课程内容的选取按照满足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原则,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根据各个知识模块的特点,部分资源强化“基于工作情境开展教学”的特点,在视频课建设时,也会进一步突出工作情境设计,进一步对接高职高专学生强化技能操作的突出特点,课程已录制主讲教师的64个教学录像,共885分钟;31个微课视频,共350分钟;习题库资源565题;
3.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学做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信息化教学促内涵: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授课时,充分运用了理实一体的授课模式,形成了本校本课程的一个突出特色;采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反哺了实践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实践性,促进了课程内涵建设。
4.教学资源——丰富的中药鉴定标本实物充实课程资源;虚拟仿真、3D动画树亮点:本课程充分利用本校的中药标本室,前期在课程建设与视频资源拍摄时,展示形象具体的标本实物,同时突出标本细节的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课程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调剂技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虚拟数字化中药材库混合现实系统、3D药材动画等资源,基于工作情境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为课程的建设树立亮点。
5.融入职业技能鉴定与执业资格准入知识模块:从学生的职业发展的角度,同时为以后课程满足不同需求人群学习的需要,在课程建设时,充分参考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与执业资格准入的相关知识,形成了本课程的又一特色。
6.课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课:教师团队通过教学能力比赛、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促进微课、动画资源打造,并斩获奖项十余项,真正实现了以赛促教、促课。
7.立足中药,聚集思政:围绕课程学习主体中药鉴定与调剂,基于校级《中药鉴定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开展浸润式课堂思政,聚集“大国工匠、一带一路;中药绝活绝技;中药技术革新;中药文化自信”等课程思政,形成了具有本课程鲜明特点的思政教学体系。
中药调剂技术模块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中药处方常用术语、中药处方应付常规、中药配伍禁忌等知识,了解中药处方的管理制度;
(2)掌握中药饮片的调配程序;
(3)掌握中药临方炮制的相关知识;
(4)理解汤剂制备的理论知识;
(5)了解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6)了解中成药销售的相关知识,理解中药贮藏保管的理论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熟练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各工序的操作能力,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
(2)具备针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
(3)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
(4)能正确贮藏保管中药饮片,具有正确处理变异中药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专业思想巩固,热爱中药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2)具有努力实践、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具有勇于奉献的精神,能树立榜样作用,带动他人的能力。
中药鉴定技术模块授课目标:
1.知识目标
(1) 阐述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归纳常见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藻菌地衣类、树脂类、其他类、动物类及矿物类中药材的来源、主产地、性状鉴别。
(3) 熟悉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的基本知识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 能将中药鉴定各类方法综合运用到不同药材鉴定工作中,能运用性状鉴定技术快速识别常用中药,做到见药知名。
(2) 能运用显微鉴定技术鉴定常用中药。
(3) 综合运用团队协作、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判断出药材的真伪优劣;
(4) 能熟悉使用、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标准。
3.素质目标
(1) 具有“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药品质量安全意识。
(2) 养成学生严谨求实、去伪存真、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
(3) 树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优秀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意识。
学习者前期应进行《中医基础理论》、《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学》、《中药学》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学说、植物形态、组织结构、中药的功效、特殊用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姚荣林.中药鉴定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年版
【3】黄欣碧.中药调剂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1年版
【4】中药调剂仿真软件网站:https://cqyxzy.cqyygz.com:8088/YXsoft/view/login.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