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仪器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变化来确定其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是我国药学类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按医药院校仪器分析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由长期工作在仪器分析教学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倾情讲授,欢迎药学、医学、食品及化学化工等专业高校本科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
《仪器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变化来确定其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是我国药学类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按医药院校仪器分析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由长期工作在仪器分析教学第一线的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倾情讲授,欢迎药学、医学、食品及化学化工等专业高校本科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仪器分析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又有严密、系统的理论,其研究方法与理论使学习者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视频教学为主,视频中对学习难点和重点采用图片、2D和3D动画以及实验室实景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作为辅助,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教学、问题讨论、课后练习等环节的的科学设计,合理安排,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掌握仪器分析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授课目标
1.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
2.理解如何从被分析对象(如不同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出发,利用适当的分析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思路、原理及方法。
成绩 要求
课程线上学习成绩组成:认真完成视频学习,完成章节测试,积极参加讨论。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仪器分析的特点、分类及发展;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关系
电位分析法和永停滴定法
课时目标:掌握电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电位法测定pH值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电位滴定的原理与确定终点的方法;掌握永停滴定法原理及其应用;
1 概述
2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上)
3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下)
4 直接电位法
5 电位滴定法
6 永停滴定法
单元测验
光谱分析法概论
课时目标:了解光学分析法的定义和分类、光谱分析法的类型和作用机理、仪器组成发展概况
1 光谱分析法概述(上)
2 光谱分析法概述(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课时目标:掌握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掌握吸收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Lambert-Beer定律的概念及应用;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及组成;掌握紫外定性定量方法及光电比色法原理
1 概述及电子跃迁类型
2 紫外可见光谱的常用术语
3 吸收带及其影响因素
4 Lambert-Beer 定律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1)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2)
9 紫外可见光谱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及光电比色法
单元测试
分子荧光分析法
课时目标:掌握分子荧光产生的条件及原理;熟悉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了解荧光分析定量方法,熟悉荧光仪器
1 分子荧光分析法概述
2 分子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
3 荧光定量分析法及荧光分光光度计
单元测验
红外吸收光谱法
课时目标:掌握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掌握官能团频率与结构的关系;熟悉分子振动类型、振动自由度和峰数及影响因素;熟悉红外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掌握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掌握简单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的解析方法
1 红外吸收光谱法概述及基本原理
2 红外光谱峰位峰强及其影响因素
3 典型光谱
4 红外分光光度计及红外光谱解析
单元测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课时目标: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影响原子吸收线形状的因素;熟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掌握原子吸收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1 原子吸收线的概述及原子结构
2 原子吸收线的形状及定量基础
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 原子吸收的实验技术
5 原子吸收应用示例
单元测验
核磁共振波谱法
课时目标:了解仪器部件;掌握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掌握核磁共振产生的条件及仪器构造;掌握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化学等价、磁等价的概念;掌握自旋偶合和偶合系统等基本概念;掌握推断分子结构的一般方法,能解析简单光谱
1 概述及核磁共振仪
2 原子核的自旋能级及共振吸收
3 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4 自旋耦合与自旋裂分
5 偶合常数与自旋系统
6 核磁共振氢谱解析及示例
单元测验
质谱法
课时目标:了解质谱仪及其工作原理;熟悉离子类型(分子离子、碎片离子、重排离子、同位素离子、亚稳离子等);熟悉裂解方式及规律;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质谱;掌握质谱法在分子量和分子式的测定及结构解析中的应用;了解典型有机化合物的质谱及其裂解方式;掌握简单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解析并能准确写出裂解方程;了解GC-MS、HPLC-MS等联用技术
1 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
2 离子源与质量分析器
3 质谱中的离子类型
4 质谱中的裂解类型
5 质谱分析法确定分子结构的原理与方法
6 典型质谱(1)
7 典型质谱(2)
8 质谱解析方法及示例
单元测验
色谱分析导论
课时目标:掌握色谱法的特点、分类和基本术语;了解色谱分析法的发展及各种色谱方法的分离机理;掌握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柱效、分离度等的相关计算
1 色谱的前世今生
2 色谱过程和基本概念
3 色谱过程和基本概念(2)
4 色谱法基本理论—塔板理论.
5 色谱法基本理论—速率理论
6 色谱法的分类与分离机制
单元测验
经典液相色谱法
课时目标:掌握经典液相色谱的分离机制与分类;掌握平面色谱法的分类和基本技术参数;掌握薄层色谱法固定相和展开剂的选择;熟悉薄层色谱的操作流程,熟悉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气相色谱法
课时目标:掌握气液色谱法中固定液的选择原则;熟悉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分类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组成;熟悉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分类及检测原理;掌握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及仪器组成
1 气相色谱法的概况
2 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载气
3 气相色谱检测器
4 分离条件的选择-影响因素公式
5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简介
6 定性定量分析
7 例题解析
单元测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课时目标: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特点;掌握反相键合相色谱的流动相和固定相;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及基本部件
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分离类型
3 反相键合相色谱
4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
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 具有较完备的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知识。
2. 具有一定的物理学、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知识。
3. 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
参考资料
1. 季一兵. 仪器分析. 第1版. 北京;高教出版社,2020
2. 柴逸峰,邸欣.分析化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 胡育筑.分析化学(上下册).第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上下册).第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5. David S. Hage, James D. Carr.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China Machine Press, 2012.
6.Daniel C. Harris.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Eighth Edition. New York: Clancy Marshall Press. 2010
7.Gary D. Christian, Purnendu K. (Sandy) Dasgupta, Kevin A. Schug. Analytical Chemistry. Seven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