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讲述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的原理及设备。内容包括: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锅炉热平衡及计算、水循环计算、锅炉热力计算;煤粉制备系统及设备、燃烧设备、蒸发设备、过(再)热设备、水和空气的加热设备(省煤器与空气预热器);煤粉燃烧理论基础、自然循环原理、控制流动锅炉原理;蒸汽净化;循环流化床锅炉及工业燃气锅炉等。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
1、培养学生掌握锅炉的基本概念、锅炉的设计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了解电站锅炉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表达锅炉热力过程,建立锅炉流动与和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并正确求解。
2、培养学生设计锅炉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对锅炉运行操作稳定性、安全性及经济效益的意识及评价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锅炉设计与优化控制问题的基本技能,能够应用VB编程、Excel、Origin等软件进行锅炉设计或校核计算的能力。
4、能设计并实施与锅炉内流动与传热过程相关的实验,分析实验结果,验证或拟合模型参数,获取有效结论。
本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观看讲课视频、随堂测试、单元测试和作业,参与课程讨论和期中、期末考试,充分考核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在线课程视频资源的学习,占10%;
(2) 在线练习,考核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占10%;
(3) 课程作业(含小组作业),了解学生主要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占10%;
(4) 课内讨论(含小组讨论,结合蓝墨云班课)和课堂互动情况;20%
(5) 线上期中考试和线下期末考试,占50%。
完成课程学习并参加考核,总评成绩60-85分(含60分,不含85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总评成绩85分以上(含85分)的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
教学内容(章节) | 讲课 |
第一章 绪论 | 2 |
第二章 燃料及燃料燃烧计算 | 4 |
第三章 锅炉热平衡计算 | 3 |
第四章 煤粉制备系统及设备 | 4 |
第五章 煤粉燃烧理论及燃烧设备 | 5 |
第六章 蒸发设备 | 4 |
第七章 过热器和再热器 | 6 |
第八章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 6 |
第九章 自然循环原理及计算 | 6 |
第十章 蒸汽净化 | 3 |
第十一章 控制流动锅炉 | 4 |
第十二章 锅炉热力计算及其设计布置 | 5 |
第十三章 循环流化床及燃气锅炉专题 | 4 |
合计 | 56 |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燃烧学,机械设计基础。
1.叶江明,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第四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8(教材)
2.容銮恩,电站锅炉原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8;
3.周强泰,锅炉原理(第3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7;
4.樊泉桂,锅炉原理(第2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2;
5.冯俊凯,锅炉原理及计算(第3版)[M].科学出版社,2003.3;
6.蒋智翔,锅炉及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强度[M].机械出版社,1999;
7.李加护,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8.车得福,锅炉(理论、设计及运行)(英文版)[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