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本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旨在提供最普遍意义上的有关语言的基础洞见,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试图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本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旨在提供最普遍意义上的有关语言的基础洞见,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发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试图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在阐明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语音学、语义学、语法学、语用学和历史语言学等语言学各个主要分支学科的内容。通过对语言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介绍以及对语言现象的分析与训练,引导学习者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和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语言学各种分科和语言学发展的脉络,具备深入观察和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具备语言鉴赏和运用的能力,为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
语言与语言学
课时目标:熟记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各种理论问题。
1.1 语言的性质
1.2 语言的基本关系
1.3 语言与文化
1.4 语言与心理
单元测试1
语音学
课时目标:熟悉语音学的重要概念并能举例说明,能够具体分析和描述音素、音位、音节。
2.1 语音的性质
2.2 音素
2.3 音位
2.4 音节
单元测试2
作业1
语义学
课时目标:熟悉语义学的重要概念及其分类,熟练掌握语义分析的方法。
3.1 语义类型分析
3.2 义素分析
3.3 语义场分析
3.4 述谓结构分析
单元测试3
语法学
课时目标:熟悉语法学的重要概念及其分类,熟练掌握语法分析的方法。
4.1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4.2 各级语法单位的类型
4.3 句法分析的方法
4.4 语段中句子的语义联系
单元测试4
作业2
语用学
课时目标:熟悉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能够运用语用知识分析具体语言现象。
5.1 语用原则
5.2 间接言语行为
5.3 会话结构
5.4 预设和指示语
单元测试5
历史语言学
课时目标:了解语言起源、语汇发展和语言接触的基本概念,掌握语言发展演变中的各种原因和规律。
6.1 语言的起源
6.2 语汇的发展
6.3 语言发展的原因及规律
6.4 语言接触
单元测试6
作业3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至少一门外语的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指定教材:
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第2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参考书目:
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
2. 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 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董秀芳、张和友主编:《语言学引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刘云、罗耀华:《语言学概论宝典》,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