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线性代数(Ⅰ)
分享
spContent=“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使我们认识了“1+1=2“,那么”一堆水果加一堆水果“呢?这也许就蕴藏了线性代数的魅力。 线性代数——将单个数的运算推广到数表上,更通用的规则,更广泛的含义,更多维度的协调,尽在数表的计算、理解中.....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希望你能从中体验是到线性代数的魅力,感觉到现象代数实际上就是将一个数的常见运算推广到表上——多维的协调运算。

    本课程主要解决多维的线性问题:多维问题的线性表现、线性运算及相互转换。

    课程设计中坚持"难点分散、计算引导、理论后置"的宗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力、提拾学生学习数学信心与兴趣、弥补学生数学基础薄弱为目标,在期望学生逐步入门线性代数学习的同时,更希望达到以浅显内容为切入、以体现数学思想深度为输出的浅入深出效果。

    课程从内容上仍旧涵盖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同名课程基本内容,只是在组织架构与编排上与以往不同。具体组织手法如下:

    (1)难点分散。对必不可少的难点内容采用分步分散逐步解决,以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如矩阵乘法分散为:向量内积、矩阵乘以向量、矩阵乘以矩阵三段解决,并揉入块运算拉长时间并逐步深入.

    (2)计算引导。本设计将初等行变换前置,并将其作为定义线性代数概念、解决线性代数问题的重要手段,减少线性代数的理解难度的同时,不失数学应用的合理性;另外,以浅显应用带动深涩数学概念与数学运算规则,通过每部分开头的应用,以期获得“浅入深出”的收效.

    (3)理论后置。将难以计算解释的数学理论置后或置外,一方面降低线性代数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更希望能突出数学的实用成分。如行列式部分,仅仅介绍了行列式的递归定义,这一方面是考虑到行列式部分深涩,也更因为行列式计算更少应用.


成绩 要求

课程成绩以总评成绩计算,总评成绩构成如下:

总评成绩 = 平时测验30% + 课程讨论10% + 作业10% + 期末考试成绩*60%。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中学数学

参考资料

线性代数(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