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得到了良好改善,但对营养健康知识仍较缺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近十年来我国居民与膳食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快速上升。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环境以及可能的不同疾病,而不同生理条件和环境下的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也不同,每个人需要具备营养基础知识,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对自身健康负责。本课程就是讲授基础营养知识、各类食物的营养特性、各种不同生理条件人群、不同职业人群、与饮食相关疾病人群的营养需求、营养配餐技能,让您能够做到合理膳食,从而保障生命全周期的营养与健康。
本课程还属于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资格考试的必修课程范围,内容涵盖其课程体系中的“营养学导论、食物营养学、不同年龄人群营养、不同职业与环境人群营养、肠内肠外营养、食谱编制”课程和“基础营养学、公共营养学、疾病的营养治疗”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学习《实用营养学》能为想成为注册营养师的您助一臂之力!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本课程是一门涵盖食物营养学、营养学基础和膳食营养平衡、各类不同人群营养需求、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的实用营养学课程,讲授各类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以及如何应用营养科学原理制定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环境、或不同疾病和亚健康人群的膳食模式和营养食谱,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的目的。
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通过学习,您可以掌握营养学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营养健康素养,建立科学的营养健康思维,从而保障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合理、身体健康;具备基本的营养配餐、食谱编制和营养健康指导技能;如果您从事营养相关工作,则可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如果您从事非营养相关工作,则能更好的呵护自我和家人的健康;如果你想考取注册营养师,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你完成注册营养师考试必修课的课程学习。北京联合大学是中国营养学会认定的注册营养师课程教学基地之一。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1.内容丰富、受众面广。本课程内容涵盖生命全周期营养以及特殊环境人群、常见与膳食营养相关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的营养与合理膳食,并且将各类人群的营养需求与供给、营养配餐设计融合为一体,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产教融合,应用性强。授课教师中有教授5人,注册营养师4人,三甲医院营养科主任1人,健康科技公司健康教练1人,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强。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预期学员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预期学员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提高:
1.了解营养学的发展历史和食物营养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熟悉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营养特点,能够根据身体需要正确选择食物,合理搭配;
3.够理解各类不同人群的生理代谢特点,知晓各类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
4.熟悉食谱编制原理;
5.针对各类不同人群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能较熟练地开展膳食营养指导和营养配餐;
3.具有良好的主动学习、团队协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6.提升个人营养健康素养,从而提高全民营养健康素养。
01: 绪论
1.1 营养学导论
单元测试- 绪论
单元作业-绪论
02:营养素及其营养作用
.2.1 营养与健康:认识营养素及其营养作用
03: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3.1 第一讲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定与意义
3.2 第二讲 谷、薯类的食物营养价值
3.3 第三讲 豆类和坚果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3.4 第四讲:水果、蔬菜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3.5 第五讲 肉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3.6 第六讲 蛋奶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04: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4.1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基础
4.2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实践应用
05 :不同生理条件人群的营养
5.1孕妇营养(上)
5.1 孕妇营养(下)
5.2 乳母营养(上)
5.2 乳母营养(下)
5.3 婴幼儿营养(上)
5.3 婴幼儿营养(中、下)
5.4 学龄前儿童营养
5.5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营养
5.6 老年人营养
06 :特殊环境人群的营养
6.1. 高温环境人群的营养
6.2 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上)
6.2 低温环境人群的营养(下)
6.3 高原环境人群的营养(上)
6.3 高原环境人群的营养(中)
6.3 高原环境人群的营养(下)
6.4 有毒有害环境人群的营养(上)5.4 有毒有害环境人群的营养(下)
6.5 辐射环境人群的营养
6.6 雾霾天人群营养
6.7 运动员营养(上)
6.7 运动员营养(下)
6.8 脑力劳动者营养
07: 疾病人群的营养
7.1 肠内营养支持
7.2.肠外营养支持
7.3 肥胖人群营养
7.4 糖尿病的营养治疗
7.5.心脑血管疾病营养治疗
7. 6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7.7 胃炎的营养治疗
7.8.消化溃疡的营养治疗、肝硬化的营养治疗
7.9 胆囊炎与胆石症的营养治疗、胰腺炎的营养治疗
7.10 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上)
7..10 肿瘤病人的营养治疗(下)
7.11 痛风疾病的营养治疗
08:亚健康人群的营养
8.1. 抗疲劳营养
8.2. 护眼营养
8.3 清肠排便
8.4.骨骼健康与营养(上)骨质疏松症
8.4 骨骼健康与营养(下)骨关节炎
09:营养配餐设计
9.1 营养食谱的设计
9.2 营养食谱的评价
具备基本的生物、化学知识。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
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
3.孙长颢主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4.蔡东联主编. 实用营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 主要参考网站:
1. https://www.cnsoc.org/cn/ (中国营养学会)
2.中国好营养公众号
3.中国营养界公众号
说明:本课程中的部分图片、资料取用于网络,在此对图片的作者等有关权利人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