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水文学》是通过分析各种观测资料,探讨水文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模拟和预报水文要素的动态变化,研究人类活动与水文过程的相互关系,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抗旱、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灾害之根!水冲土跑形成水土流失,控制了水,就防治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者必须掌握水的知识——水文学。
通过学习《水文学》,你将深刻领会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水文思维能力;深刻理解设计洪水和设计径流的计算方法,奠定水利工程设计基础;通过学习径流形成机理和运动变化规律,深刻理解水土保持措施选择依据,奠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基础;通过学习降水、蒸发散、下渗、径流等水文要素的测定技术,培养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技能,掌握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水文模型的学习,掌握利用水文模型预测水文要素的基本技能,培养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水土保持效益评的基本技能,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将来水土保持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水文学》由长期从事水文研究、水土保持研究、植被恢复研究的教师担任主讲,在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围绕具体事例讲述水文学原理的应用,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让我们一起成为“把脉江河”的智者吧!
通过学习《水文学》,达到以下目标:
(1)理解水文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水文思维能力;
(2)掌握设计洪水和设计径流的计算方法,奠定水利工程设计基础;
(3)理解水土保持措施选择依据,奠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基础;
(4)掌握水文要素监测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水土保持效益研究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5)掌握利用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下垫面变化的水文效应的基本技能。
绪论
绪论
绪论作业
第一章 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
1.1 水分循环
1.2 水量平衡
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作业
第二章 河流与流域
2.1 河流
2.2 流域
河流与流域作业
第三章 降水
3.1 降水成因、类型及影响因素
3.2 降水指标及平均降水量计算
降水作业
第四章 蒸散发
4.1 水面与土壤蒸发
4.2 植物蒸散发
蒸散发作业
第五章 入渗与土壤水
5.1 入渗过程与影响因素
5.2 入渗计算方法
入渗作业
第六章 径流
6.1 径流含义及其组成
6.2 产流机制
6.3 径流影响因素
径流作业
第七章 水文参数估计
7.1 水文参数估计
水文参数估计
第八章 设计年径流计算
8.1 具有长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
8.2 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
8.3 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的估算
设计年径流计算
第九章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9.1 设计洪水计算概述
9.2 设计洪峰流量及设计洪量的推求
9.3 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十章 流域产流汇流计算
10.1 流域产汇流计算基本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0.2 流域产流分析
10.3 蓄满产流的计算方法
10.4 超渗产流的计算方法
10.5 流域汇流计算
流域产流汇流计算
第十一章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11.1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概述
11.2 设计面暴雨量的推求
11.3 设计暴雨的时程分配
11.4 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
第十二章 水文要素观测
12.1降雨观测
12.2降雪观测
12-2 蒸发观测
12.3蒸发观测
12.4蒸发散观测
12-3 入渗观测
入渗观测
12-4 径流观测
坡面径流观测
河川径流观测
需要事先学习《气象学》、《土壤学》、《水力学》、《地貌学》、《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
张建军主编《水文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
张增哲编《流域水文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张建军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实验研究方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17
余新晓编《水文与水资源学》(第四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
张建军著《水土保持监测指标测定方法》,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黄锡荃编《水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中野秀章《森林水文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芮孝芳著《水文学原理》,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4
梁学田编《水文学原理》,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