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参与

第三单元讨论话题

李成坚 发表于2024年04月19日
<p>2018年11月11日凤凰网如此报道了互联网上正在发生的全民狂欢:</p><p>“娱乐的盛宴结束了。在3个半小时的漫长等待后,舞台中央被替换成显示双11交易额的大屏幕。一位男性主持人正在为即将跳动的数字预热,语气激扬,开始讲述双11的历史。</p><p>时间慢慢逼近零点,台下来自全球的700多家媒体渐趋安静,开始等着屏幕上数字的滚动。“零点到”,屏幕上的数字伴随他的话音开始滚动。2分零5秒——它跳过了10亿;有人询问多少秒过的1亿,但是没有人能回答他,太快了,计数工作只能以10亿为基本单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很少人能明确说明眼前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个不断增长的电子数字,它的每一次跳动都意味着有一件商品被加入购物车并完成了付款;随着这个数字的增长,全球至少有300万物流人、超20万物流车和逾50架次货运包机开始了紧张的运输工作;与这个数字一同闪烁的,还有北、上、广、深等绝大多数城市的近百万商家彻夜不打烊的灯光,以及全球3000万平米仓库上空被灯火照亮的夜幕。</p><p>11月11日的24点整,数字将停止跳动,最终的金额—在去年是1628亿人民币—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p><p><br ></p><p>结合本章所讨论的西方消费主义,谈谈</p><p>1.如何来理解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的景象?</p><p>2. 为什么在报道的结尾记者写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p><p><br ></p>
32 回复

    1楼

  • 2023112292潘俊有 发表于2024年04月22日
    0 | 0 | 举报
    <p>&nbsp;&nbsp;&nbsp;&nbsp;</p><p><br ></p><p><br ></p><p>报道所描述的全民狂欢景象源自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推出的双11购物狂欢节。这一事件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参与,创造了惊人的销售额。全民狂欢的景象展示了互联网购物的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以及人们对抢购、特价和优惠的热衷追逐。消费者们疯狂购物的同时,电商平台和商家们也通过这一事件实现了巨大的利润。</p><p>为什么在报道的结尾记者写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quot;?</p><p>这句话表达了双11活动背后的消费主义现象。报道中提到的巨额交易额代表了经济繁荣和商业梦想的实现,同时也凸显了人们对物质享受和购买欲望的追求。然而,这种消费主义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过度的购买和消费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可能因为追求购物欲望而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感到空虚和沮丧,这就是所谓的“颓丧”。因此,这一句话旨在提醒人们在享受消费的繁华和梦想的同时,也要理性思考和审视消费行为的意义和后果。</p><p><br ></p><p>互联网狂欢背后的消费主义现象不仅仅是一个购物节,它反映了当代社会对物质消费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变化。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重要的是要在享受消费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的同时,保持理性和节制,避免过度消费和不必要的浪费,追求可持续和有意义的生活方式。</p><p><br ></p>
    2023112292潘俊有 发表于2024年04月22日
    添加评论
  • 2楼

  • 2022114713徐芝妍 发表于2024年04月23日
    0 | 0 | 举报
    双11活动反应的是消费主义现象。巨额交易额代表了经济繁荣和商业梦想的实现,凸显了人们对物质享受和购买欲望的追求。过度的购买和消费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并且许多消费者可能因为追求购物欲望而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感到空虚和沮丧。因此,这一句话旨在提醒人们要理性思考和审视消费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做到理智消费,按需消费,不被购物节狂热的气氛冲昏头脑。
    2022114713徐芝妍 发表于2024年04月23日
    添加评论
  • 3楼

  • 2021113704刘芷洋 发表于2024年04月23日
    0 | 0 | 举报
    <p>1.报道中的全民狂欢,被描写为是一次“娱乐的盛宴”。在双十一这一天,国人进行了可以说是空前的消费体验。</p> <p>“有人询问多少秒过的1亿,但是没有人能回答他,太快了,计数工作只能以10亿为基本单位。”以及全文都在不停地提到秒数,参与人数,成交金额。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国民的这一次疯狂的消费热潮。</p> <p>文中所描述的这一全民狂欢,实际上也是“消费主义”的一种。在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缺乏情感的寄托,精神世界的发展,转而开始享受一时消费而带来的短暂快乐。由于在现实世界没有强健稳固的立足点,因此沉浸在“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这样一种“及时行乐、活在当下”的生活中。但这样的表象之下是国人在当今社会发展之下的脆弱与彷徨。</p> <p>2.在双十一的交易金额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刷新了多年的交易记录,体现了大家往大的购买力和经济实力。这样的高昂的金额反映了大家经济生活的日益繁华,大家经济梦想的实现与昌盛。</p> <p>但就如刚才所讨论的,在这样巨大的金额交易背后,体现的却是国人在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的不安与彷徨。如此大的金额与消费也印证了大家对于欲望的买单与无限制的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满足于颓丧。</p>
    2021113704刘芷洋 发表于2024年04月23日
    添加评论
  • 4楼

  • 杨纪坤 发表于2024年04月24日
    0 | 0 | 举报
    <p>这篇报道描述了双11购物狂欢活动在互联网上引发的全民狂欢景象。人们在等待数字的滚动时体验着一种紧张和兴奋,因为这些数字代表着购物车中商品的销售和交易额的增长。报道中提到了全球各地的媒体和商家都在关注这一事件,而物流人员和车辆也在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忙碌运输商品。这种狂欢景象是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一个缩影。西方消费主义强调通过消费来实现个人价值和满足需求,而“双11”购物节正是这种文化在特定时间点的集中爆发。</p><p>&nbsp;繁华与梦想:购物节带来的巨大交易额反映了经济的繁荣和人们对于更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正面的一面。欲望:消费主义文化也容易引发人们无节制的消费欲望,导致过度消费,这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负面影响。颓丧:过度的消费行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以及个人经济压力的增加,这些都是负面的后果。报道中的这句话提醒我们反思消费主义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需要平衡和思考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价值。</p><p><br ></p>
    杨纪坤 发表于2024年04月24日
    添加评论
  • 5楼

  • 李林益2021113594 发表于2024年04月24日
    0 | 0 | 举报
    <p>这段报道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双11购物狂欢节的盛况,展现了一种全民狂欢的景象。这一天成为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集体狂欢,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各种商品,创造了庞大的交易额。西方消费主义强调个人的及时满足,缺少对长远的思考,为了消费而消费。这就和双十一类似报道中描述了等待数字滚动的紧张氛围,以及数字的不断增长所代表的购物狂潮,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节日般的氛围。同时,报道也提到了背后的物流、商家等产业链的繁忙状态,凸显了这场狂欢的巨大影响力和参与者的规模。</p> <p><br></p> <p>在报道结尾的那句话中,记者指出了购物狂欢背后的双重含义。首先,最终的金额代表了经济的繁荣和消费者的购物激情,这种繁华给人们带来了梦想和期待,体现了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物质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但与此同时,购物狂欢也带来了巨大的欲望和消费压力,人们可能会被商家的促销手段和消费氛围所影响,导致过度消费和财务压力,甚至失去对真正需求的理性判断,使得个体陷入一种颓废的状态。因此,这句话表达了对消费主义背后两面的看法,既有繁荣与梦想,也有欲望与颓丧。就宛如消镀金时代的消费主义奢华的背后已颓势将至,充满绝望</p>
    李林益2021113594 发表于2024年04月24日
    添加评论
  • 6楼

  • 2023115470王梓羽 发表于2024年04月26日
    2 | 0 | 举报
    1. 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景象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文化体现。在这一天,消费者们被各种促销策略和营销手段所吸引,纷纷投入到购物的大潮中,追求低价和购物的快感。这种景象表现出消费者对于物质需求的强烈渴望,以及对于消费文化的盲目追随。同时,这种狂欢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普及和渗透,人们在这一天不仅仅是购买商品,更是在追求一种集体狂欢的氛围和体验。 2. 报道的结尾记者写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这句话揭示出了消费主义文化背后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双11的巨额成交额反映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人们通过消费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这种繁华和梦想是人们努力工作和生活的动力。另一方面,过度消费和盲目追求物质财富也会导致人们的精神空虚和心理压力,进而产生颓丧和焦虑的情绪。因此,这种消费狂欢的背后,既有繁华和梦想的体现,也有欲望和颓丧的滋生。这也提醒我们要理性看待消费主义文化,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以免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
    2023115470王梓羽 发表于2024年04月26日
    添加评论
  • 7楼

  • 君可逆 发表于2024年04月27日
    0 | 0 | 举报
    <o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list-style-type: decimal;" ><li><p>过分追求物质。</p></li><li><p>无论是满载而归的消费者,或徒有羡鱼情的消费者,都被消费欲望束缚住了,是否真为自己所需呢?</p></li></ol>
    君可逆 发表于2024年04月27日
    添加评论
  • 8楼

  • 2022113074董天雷 发表于2024年04月27日
    0 | 0 | 举报
    <ol class=" list-paddingleft-2" style="list-style-type: decimal;" ><li><p>我对双十一的认识还局限于商品促销打折,如果我想要一样东西,我可能会在双十一打着购买。这庞大的数额背后,可能是一个孩子期待已久给自己买的礼物;也可能是一位母亲给家庭买的用品;还可能是一群冲昏头脑的中产低产家庭疯狂购物。当消费不是为了满足日常需求,而是满足欲望。这种活动就变为了欲望的肆虐,我们很难进行管制。就像美国禁酒令一样难以实施。我想这种狂欢中存在消费主义的渗透。<br ></p></li><li><p>繁荣与梦想。制造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巨大前景,人们的消费是生活质量的提高。正如中国梦的升起,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得以提升。可是这样的消费如果没有一个度,是否会透支自己,去追求购买。这样的过度消费值得反思。</p><p><br ></p></li></ol>
    2022113074董天雷 发表于2024年04月27日
    添加评论
  • 9楼

  • 2023116590盛义珈 发表于2024年05月06日
    1 | 0 | 举报
    1.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的景象,可以理解为消费主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深刻体现。“双十一”这种全民狂欢不仅是一场购物的盛宴,更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在大众中的广泛传播和接受。同时媒体对双11的报道和渲染也加剧了这种氛围,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消费狂欢中来。 2.一方面:双11的最终金额体现了消费活动的繁荣。这个数字不仅体现了消费者们的购买力,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和经济发展。商家们通过双11这样的活动实现了销售目标,获取了利润;另一方面,在消费主义的驱使下,会迷惑人们盲目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和外在表现。狂欢过后就会出现后悔和迷茫的空虚感。
    2023116590盛义珈 发表于2024年05月06日
    添加评论
  • 10楼

  • mooc159703012529204412 发表于2024年05月08日
    0 | 0 | 举报
    1 购物的金额提现了全民的日益富裕生活日渐向好 2在电子世界中,钱变为了一串串数字,人们感受不到他的实体性,因而会更加频繁的花费,这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但每个消费的意义还有待考量
    mooc159703012529204412 发表于2024年05月08日
    添加评论
  • 11楼

  • 邓斌2023113309 发表于2024年05月08日
    0 | 0 | 举报
    1、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的景象其实可以理解为消费主义文化在当代电商发达的网络平台上的体现,商家利用买家的从众消费心理,以低价促销的活动诱导这广大消费者积极消费,这反应了人们对消费以及这种大众消费氛围的追求和体验。 2、结尾记者写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其实体现了过度的盲从会导致消费的极度不理性化的出现,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超前消费,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样描述的盖茨比的幻梦的产生以及最终破灭一样,极度的追寻消费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是无止境的过度消费会滋生一系列不满的欲望以及沉迷在消费盛景中而无法自拔的颓废。合理的消费固然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值得追求,但过度的消费只会滋生麻木心理,导致不求上进的心理出现,这也是在倡导我们理性消费。
    邓斌2023113309 发表于2024年05月08日
    添加评论
  • 12楼

  • mooc159499946218659119 发表于2024年05月08日
    0 | 0 | 举报
    1.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的景象,可以理解为消费主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深刻体现。“双十一”这种全民狂欢不仅是一场购物的盛宴,更是消费主义价值观在大众中的广泛传播和接受。同时媒体对双11的报道和渲染也加剧了这种氛围,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消费狂欢中来。 2.一方面:双11的最终金额体现了消费活动的繁荣。这个数字不仅体现了消费者们的购买力,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和经济发展。商家们通过双11这样的活动实现了销售目标,获取了利润;另一方面,在消费主义的驱使下,会迷惑人们盲目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和外在表现。狂欢过后就会出现后悔和迷茫的空虚感。
    mooc159499946218659119 发表于2024年05月08日
    添加评论
  • 13楼

  • k12168594795337905985 发表于2024年05月11日
    0 | 0 | 举报
    <p>1、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的景象是如今的消费主义文化通过互联网的体现。狂热的氛围怂恿众人参与,商家通过打折促销活动使得消费者失去对金钱的衡量标准,只觉得越买越便宜,实际上是一种过度消费,攀比消费。</p><p>&nbsp;2、结尾记者写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我国的物质经济好了起来,加上商家人为造成的氛围,使得消费者过度消费,奢侈浪费,攀比消费。但是这种超前的成交额也反映出如今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这种追求滋生出无意识的消费主义,使得人们过度沉迷金钱本身,而不在乎自身真正需要的东西,变得除了金钱就看不到其他,在数字里变得麻木颓废。</p>
    k12168594795337905985 发表于2024年05月11日
    添加评论
  • 14楼

  • 2023112771沈文培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0 | 0 | 举报
    <p>1. 这段报道描述了双11购物狂欢的盛况,展示了人们在互联网购物节日中疯狂购物的场景。数字的不断增长代表着消费者们在购物平台上购买商品的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现象体现了消费主义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全球各地的商家、物流人员和仓库都投入到这场狂欢中,展现了消费主义带来的商机和经济活力。</p><p><br ></p><p>2. 记者在报道结尾提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是在暗示消费主义背后隐藏的另一面。虽然购物狂欢带来了繁荣和梦想实现的可能,但与此同时也激发了人们无休止的欲望和追求,导致消费主义文化的加剧。人们可能会陷入消费的泥沼中,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忽视了内心的需求和真正的幸福。这种过度的消费主义文化可能会导致人们感到空虚、颓丧和迷失。因此,这段描述旨在提醒人们在享受消费的同时要审慎思考,保持理性消费,追求更加有意义和平衡的生活方式。</p><p><br ></p>
    2023112771沈文培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添加评论
  • 15楼

  • 孟欣怡2023113257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1 | 0 | 举报
    <p>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景象可以理解为一种大规模的消费文化现象。双11购物节通过互联网将全球各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大家共同参与这一购物活动,见证并推动着巨大的交易额的产生。这不仅是消费者购买心仪商品的时刻,也是商家促销、增加收入的机会。这种盛况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放大了其影响力,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活动。全民狂欢的背后,是现代科技和消费主义的结合,体现了人们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认同。</p> <p>报道中提到的“繁华与梦想”,指的是双11购物节背后所代表的消费经济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天,无数的商品被买卖,许多人的购物愿望得以实现,从而带来了经济上的活跃和人们心理上的满足。然而,这种繁华背后也隐藏着“欲望与颓丧”。购物节强烈的购物氛围可能会激发人们过度的消费欲望,导致不理智的购物行为,甚至出现过度消费、负债累累的情况。同时,这种强调物质消费的节日也可能使得人们忽视了更为深远的人生价值和目标,给人一种虚无的空虚感和颓丧情绪。因此,记者提到最终金额的双重含义,既反映了这一事件的壮观景象,也提出了对这种现象潜在问题的反思。</p> <p><br></p>
    孟欣怡2023113257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添加评论
  • 16楼

  • mooc159499946218659119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0 | 0 | 举报
    <p>这篇报道中所描述的全民狂欢景象展示了中国双11购物狂潮的规模和热度。全民狂欢指的是广大人群在互联网上参与购物活动,通过购物来享受娱乐和满足个人欲望的过程。报道中提到,双11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场娱乐盛宴的结束。参与者在漫长的等待后,紧张地关注着数字的滚动,代表交易额的数字不断增长,象征着有越来越多的商品被购买。这一景象体现了人们对购物的热情和渴望,互联网购物平台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些欲望的便利和机会。</p><p>记者在报道的结尾写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表达了对双11活动所带来影响的思考。双11购物盛会所带来的巨额金额体现了现代消费主义的繁荣和潜力,代表了人们的购买力和消费热情。这一数字也反映了人们对物质享受和满足个人欲望的追求。繁华与梦想指的是消费主义带来的物质丰富和代表成功的消费行为,对于一些人来说,购物成为实现梦想和享受生活的方式。</p><p>然而,购物狂欢的同时也会制造欲望与颓丧。这是因为消费主义社会中,人们常常受到商业营销的影响,被灌输着购买更多、追求更多的理念。购物狂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欲望和物质追求,使得一些人通过购买物品来寻求满足和快乐,但这种满足和快乐往往是短暂的,随后可能会产生空虚感和不满足感。购物狂潮的结束也可能引起人们的颓丧,因为过度的购买可能导致财务压力、浪费资源等问题,同时也让人反思物质主义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p><p>这篇报道通过描述全民狂欢的景象和对金额意义的思考,帮助读者思考消费主义背后的现象和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p><p><br ></p>
    mooc159499946218659119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添加评论
  • 17楼

  • swjtu刘俊伸2022113101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0 | 0 | 举报
    <p>1、所谓”全民狂欢的景象“本质上是消费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具象体现,即通过购买商品来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满足。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消费主义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往往将购物和消费视为一种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方式,人们不顾一切地追求购物的快感和满足感,形成了一种全民性的狂欢氛围。</p><p>2、因为消费主义文化中的竞争和攀比心理也容易导致人们的心理失衡和挫败感。在追求更高消费水平和物质享受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面临着来自他人的比较和评价,这种比较和评价往往会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从而产生颓丧和失落的情绪。因此,尽管双11购物节所创造的巨大交易额代表了经济繁荣和物质满足的“繁华与梦想”,但同时也反映了消费主义文化所带来的欲望追求和心理问题的“欲望与颓丧”。这种“繁华与梦想”与“欲望与颓丧”并存的现象,正是消费主义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典型体现。我们应当警惕这种现象。</p>
    swjtu刘俊伸2022113101 发表于2024年05月12日
    添加评论
  • 18楼

  • 2023112781韦小椒 发表于2024年05月13日
    0 | 0 | 举报
    这种全民狂欢现象其实也是社会被消费主义影响的一种表现
    2023112781韦小椒 发表于2024年05月13日
    添加评论
  • 19楼

  • 2023115572王心怡 发表于2024年05月13日
    0 | 0 | 举报
    曾经双十一是真正对半折的折扣,现在都双十一,需要斤斤计较满减与优惠券,算来算去最终结果不省反多,即使对此心知肚明,人们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双十一消费热潮。究其原因,是被消费主义裹挟的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难以逃脱资本精心设计的陷阱
    2023115572王心怡 发表于2024年05月13日
    添加评论
  • 20楼

  • 2021115505于杰SWJTU 发表于2024年05月13日
    0 | 0 | 举报
    <p>1从西方消费主义的角度来理解报道中描述的全民狂欢景象,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极度商业化和消费主义的事件。双11作为一个购物节,吸引了全球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参与,他们在互联网上疯狂购物,为的是抢购优惠的商品。报道中描述的漫长等待、数字的滚动、全球媒体的关注、物流人员和物流车辆的紧张运输等情景,都展现了这场狂欢的规模之大和影响之深远。这种全民狂欢反映了消费主义在当代社会的强大影响力,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购买力的满足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p><p>2在报道的结尾,记者写到:“最终的金额意味着繁华与梦想,同时也制造了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表达了对双11活动的双重解读。首先,数字的增长代表了经济繁荣和商业活力,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也暗含着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消费的不断增长,人们的欲望也在无限放大,这种欲望的不断满足可能导致人们陷入物欲横流的状态,从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甚至产生了一种颓丧的情绪。因此,最终的金额不仅代表了繁荣和梦想,也反映了消费主义所带来的欲望与颓丧的两面性。</p><p><br ></p>
    2021115505于杰SWJTU 发表于2024年05月13日
    添加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