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认知、心智与大脑的关系从古至今有着深刻的兴趣,但仅仅是到了近代才真正有所斩获。本课程不只将带领同学认识及了解认知神经科学的历史与研究方法,更要进一步的从基础来探讨认知过程与大脑神经系统的关系——包括感知、物体识别、学习、记忆语言及情绪等等层面。课程对于认知科学重要概念、实验设计以及当代最新发现,均有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合对认知科学有兴趣的同学,不论有无相关背景,修习本课程后,均能对认知科学有初步了解。
本课程由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提供,因课程视频由主讲教师录制并上传,凡课程视频中“国立清华大学”均指“台湾新竹清华大学”。
第 1周:Cellular and Molecular Basis of Cognition/ Gross and Functional Anatomy of Cognition/Methods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1 大脑解剖-1
1.2 大脑解剖-2
1.3 大脑解剖-3
1.4 神经传导-1
1.5 神经传导-2
1.6 神经传导-3
1.7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1
1.8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2
1.9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3
1.10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4
第 2周:Social Cognition
2.1 社会认知-1
2.2 社会认知-2
2.3 社会认知-3
2.4 社会认知-4
2.5 社会认知-5
2.6 社会认知-6
2.7 社会认知-7
2.8 社会认知-8
2.9 社会认知-9
2.10 社会认知-10
第 3周: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Orienting
3.1 感受与觉知-1
3.2 感受与觉知-2
3.3 感受与觉知-3
3.4 感受与觉知-4
3.5 感受与觉知-5
3.6 感受与觉知-6
3.7 选择性注意力与定向-1
3.8 选择性注意力与定向-2
3.9 选择性注意力与定向-3
3.10 选择性注意力与定向-4
第 4周: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Language and the Brain
4.1 演化观点-1
4.2 演化观点-2
4.3 演化观点-3
4.4 演化观点-4
4.5 演化观点-5
4.6 语言与大脑-1
4.7 语言与大脑-2
4.8 语言与大脑-3
4.9 语言与大脑-4
4.10 语言与大脑-5
4.11 语言与大脑-6
第 5周:Developement and Plasticity/ Cerebral Later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5.1 神经可塑性-1
5.2 神经可塑性-2
5.3 神经可塑性-3
5.4 神经可塑性-4
5.5 神经可塑性-5
5.6 大脑侧化-1
5.7 大脑侧化-2
5.8 大脑侧化-3
5.9 大脑侧化-4
5.10 大脑侧化-5
5.11 大脑侧化-6
第 6周:Emotion/ Learning and Memory
6.1 情绪-1
6.2 情绪-2
6.3 情绪-3
6.4 情绪-4
6.5 情绪-5
6.6 情绪-6
6.7 学习与记忆-1
6.8 学习与记忆-2
6.9 学习与记忆-3
6.10 学习与记忆-4
6.11 学习与记忆-5
6.12 学习与记忆-6
6.13 学习与记忆-7
第 7周:Executive Functions and Frontal Lobes/ Control of Action
7.1 执行功能与额叶-1
7.2 执行功能与额叶-2
7.3 执行功能与额叶-3
7.4 执行功能与额叶-4
7.5 执行功能与额叶-5
7.6 运动控制-1
7.7 运动控制-2
7.8 运动控制-3
7.9 运动控制-4
7.10 运动控制-5
7.11 运动控制-6
7.12 运动控制-7
第 8周:Review
8.1 Review 1- 认知的细胞基础
8.2 Review 2-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
8.3 Review 3- 视觉、听觉与躯体感觉
8.4 Review 4- 嗅觉与味觉
8.5 Review 5- 大脑解剖
8.6 Review 6- 运动皮质
8.7 Review 7- 学习与记忆
8.8 Review 8- 大脑侧化
8.9 Review 9- 语言
8.10 Review 10- 社会认知、情绪、演化
具备基础生物知识即可。
修习完毕课程内容并完成所有课程要求,可获得证书。
Gazzaniga, M., Ivry, R., & Mangun, G. (2013).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4th Edition,W.W. Norton and Company,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