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是林学领域的重要课程,以林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遗传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通过遗传改良培育符合人类需求的优良林木品种。伴随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多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林木育种学的研究范畴与应用深度不断拓展。从解析林木遗传变异规律,到优化创新传统育种方法(如选择、杂交、诱变),再到应用分子育种等前沿技术,本课程致力于揭示林木生长发育的遗传基础,挖掘控制优良性状的关键基因,为林木品种改良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与强大的技术支撑。
本课程旨在系统传授林木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核心方法与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与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内容以如何进行林木抗性育种和如何进行林木材性改良育种目标贯通,涵盖三大模块:(1)如何获取所需林木种质?(2)如何创制并繁殖符合育种目标的林木种质?(3)如何根据育种目标对创制的种质资源进行测定与评价?
课程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育种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目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林木育种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为其未来投身林木育种研究或生产实践奠定坚实基础。本课程是林学专业本科生不可或缺的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林木育种学,学生达成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林木育种学基本原理;归纳林木育种学基本育种策略;概括林木育种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根据行业实际需求,分析林木遗传改良方案合理性和区域适用性;运用育种学基本原理及现代育种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评价、选育和繁殖;针对抗逆性育种、木材改良育种等林木育种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性地设计和优化实验方案。
素质目标:增强专业认同感和林学使命感;形成林木育种科学素养和科研伦理意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
树木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