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全科新手规划
期末考试会员
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
第2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9月22日 ~ 2025年12月14日
学时安排: 2.5小时每周
距离开课还有 67 天 已有 16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52)
spContent=从陆地走向海洋时,人类创造了怎样的文明?中华文明海陆兼备,中华民族在海洋上创造了怎样的辉煌?今天,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哪里?16世纪以来,当东西方文明在太平洋上相会,各自表达出怎样的文化特性?本课程带您上下五千年、纵横东西洋,领略人类突破陆地、进入海洋之后的文明生产。
从陆地走向海洋时,人类创造了怎样的文明?中华文明海陆兼备,中华民族在海洋上创造了怎样的辉煌?今天,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哪里?16世纪以来,当东西方文明在太平洋上相会,各自表达出怎样的文化特性?本课程带您上下五千年、纵横东西洋,领略人类突破陆地、进入海洋之后的文明生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内容介绍:

我们绝大部分的知识体系来源于人类与土地的互动。当人类从陆地跨向海洋之后,新的文明体系必然产生。地球表面约70%是海域,当人类从约30%的陆地走向更加广阔的海洋时,人类创造了怎样的文明?中国既是内陆国家又是濒临太平洋的海洋大国,中华民族在海洋上创造了怎样的辉煌?今天,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哪里?16世纪以来,当东西方文明在太平洋上相汇合的时候,各自表达出怎样不同的文化特性?本课程将带您上下五千年、纵横东西洋,领略人类突破陆地的极限、进入海洋之后的文明生产。

本课程从海洋文明的基本概念、海洋族群的基本属性入手,对伴随着人类大规模进行海洋贸易、移民等活动而产生的文明形态与内容进行了梳理;从人类跨入海洋之后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来展开论述;最后,对中西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对比。由此,不仅从中华海洋文明的和平发展特征上看出中华文明的总体特色;而且,为今天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本土文化资源。


课程背景: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陆地面积的1/3。然而,中国的海洋意识长期缺失。受黑格尔“中国没有海洋文明”的错误理念影响,中国学术界多数人认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但是黄河一直没有流到蔚蓝的海洋上去;我们的农业文明一直没有拥抱蔚蓝色的大海。本课程旨在修正这一观念的误区,带领学生认识、理解中华文明其海陆兼备的特性。

中国海洋文化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乃至实行全球战略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中国重返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依据;中国人自古以来经略海洋的历史更是构成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支撑。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本土文化资源,我们亟需建设本土海洋文化知识 ,重新恢复与传承我们的海洋基因。无论是从古代还是从当代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明的贡献来说,我们都可以说中国海洋文化是一种和平的,发展的,与人类共荣的一种文化。它也代表着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返世界大舞台的中国本来应有的文化姿态。

授课目标

1. 知识层面 提升学生对海洋族群、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海洋族群及其所创造的海洋文明的认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感受、理解中国海洋文明在海外传播中和平发展的特性及其在当今“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价值

2. 技能层面 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修养,引导学生从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特别是东西方文明在海洋上碰撞与交流的历程

3. 态度层面 引领学生接受多元、共享、开放、拼搏的中国传统海洋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大纲
概论
1.1 课程概论
1.2 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3 海洋与文明的起源
1.4 海洋文明的发展
中国的海洋族群与时代发展
2.1 海陆兼具的生存空间
2.2 东南沿海的海洋族群
2.3 唐宋元时期的海洋文明
2.4 明代:中国海洋文明的曲折发展
2.5 清代: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最后辉煌
海洋与物质文明的生产
3.1 福船,木质帆船时代的典范
3.2 航海技术与航线的开辟
3.3 农业生产批量化、手工生产标准化
3.4 中国物产影响世界——瓷
3.5 中国物产影响世界——茶
3.6 海洋贸易所带来的物产交换
海洋与制度文明的生产
4.1 市舶司制度
4.2 明代漳州月港的开放
4.3 清代闽台两岸对渡
4.4 广州十三行的历史
4.5 全民动员,一起下海的欧洲东印度公司
4.6 海洋贸易催生的经济制度
海洋与精神文明的生产
5.1 中国海洋族群的女性
5.2 中国海洋族群的社会习俗
5.3 以妈祖为中心的海神信仰
5.4 航海图的世界史
5.5 文学作品中的海洋精神
5.6 社会转型中的精神财产
文明的对话与冲突
6.1 中西海神的对话:妈祖与波塞冬
6.2 向东方,欧洲的三个航海家与三条航线的开辟
6.3 “没有帝国的商人”与欧洲东印度公司
6.4 “土生华人”多样化文化融合的典范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苏文菁:《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福州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苏文菁

苏文菁

教授

推荐课程

【DeepSeek适用】小白玩转AI大模型应用开发

林粒粒

227人参加

小白玩转 Python 数据分析

林粒粒

93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