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药学分子生物学是专门针对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药物研究和运用实践打下良好基础。课程核心内容有两块:分子生物学理论,从基因出发,阐述基因组的保持、表达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分子生物学技术,介绍核酸分析、扩增和编辑等重要技术。

本课程将引导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疾病和药物出发,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思维去探索疾病发生和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


                                                                           

 

 

 

 

 

 

 

 

 

证书要求

作    业:25

专题作业:20

期末考试:45

讨    论:10%

加     分:1-5%奖励对同学们的学习或本课程的教学有突出贡献者

 

总分60分(期末50分)为合格

 

 

预备知识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

授课大纲

第一周 绪论

第一周-1:几句与基础理论无关的话——旨在使学生明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很重要

第一周-2:传统课堂教学中本课程的做法——使学生直观体会本课程教学方法和目的

第一周-3:希望和鼓励

第一周-4:课程介绍(1)—— 本课程的建设历史、教材、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源

第一周-5:课程介绍(2)——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日历、方法、目的和考核方式

第一周-6:第1章、第3-5章内容,使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研究和良好的学术表达

第一周-7:第2章中的经典实验,使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研究和良好的学术表达

第一周-8:本周总结、布置作业

第一周作业 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小论文

第二周 基因组结构、染色质和核小体(一)

第二周-1: 本章前言—核小体的结构及调控对调控真核细胞中涉及DNA 的多数过程至关重要

第二周-2:基因组序列和染色体多样性(1)—环状和线性染色体面临的问题、每个细胞都维持特定的染色体数目

第二周-3:基因组序列和染色体多样性(2)—基因组大小、基因数目、基因密度及其与生物复杂度的关系

第二周-4:基因组序列和染色体多样性(3)—真核基因密度降低、假基因

第二周-5: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1)—细胞分裂中真核染色体正确复制和分离至关重要的几个DNA 元件

第二周-6: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2)—真核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

第二周作业

第三周 基因组结构、染色质和核小体(二)

第三周-1:核小体—核小体的组成和结构

第三周-2:染色质的高级结构—组蛋白H1和组蛋白N端尾巴与30 nm 纤丝结构

第三周-3:染色质结构的调控—核小体修饰、核小体重塑、DNA 的可接近性

第三周-4:核小体的组装—核小体的组装、组蛋白在子代染色体中的分布

第三周作业

第四周 讨论

第四周-1:介绍本周讨论1—老师介绍本周讨论1的背景

第四周-2:本周讨论1—学生讨论:DNA复制中两条链分开

第四周-3:介绍本周讨论2—老师介绍本周讨论2的背景

第四周-4:本周讨论2—学生讨论:多肽合成方向是从氨基端到羧基端

第四周-5:本周总结—老师总结本周讨论

第五周 DNA与RNA的结构

第五周-1:DNA的结构(1)—DNA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第五周-2:DNA的结构(2)—碱基翻出、DNA双螺旋

第五周-3:DNA的结构(3)—DNA变性和复性

第五周-4:DNA 拓扑学(1)—DNA 拓扑学的基本知识

第五周-5:DNA 拓扑学(2)—拓扑异构酶

第五周-6:RNA 的结构—RNA 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第五周作业

第六周 DNA的复制(一)

第六周-1:DNA 合成的化学基础—DNA复制的底物、产物以及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第六周-2:DNA 聚合酶的作用机制 (1)—DNA聚合酶识别4种dNTP及dNTP和rNTP的机制

第六周-3:DNA 聚合酶的作用机制 (2)—DNA聚合酶的结构及其在催化DNA合成中的作用机制

第六周-4:DNA 聚合酶的作用机制 (3)—DNA聚合酶的延伸性和校正功能

第六周-5:复制叉(1)—复制叉上两条链同时合成;RNA引物的产生和去除

第六周-6:复制叉(2)—在复制叉处多种蛋白协同工作

第六周作业

第七周 DNA的复制(二)

第七周-1:DNA聚合酶的特化—不同DNA聚合酶、滑动夹和滑动夹装载器

第七周-2:DNA 在复制叉上的合成—DNA是如何在复制叉处被合成的

第七周-3:DNA 复制的起始—DNA复制起始相关元件

第七周-4:复制起始位点的选择和激活(1)—大肠杆菌DNA 复制起始的模型

第七周-5:复制起始位点的选择和激活(2)—真核染色体每个细胞周期复制一次的机制

第七周-6:结束复制—DNA 末端复制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七周作业

第八周 讨论课

第八周-1:课程讨论—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学习方法的讨论

第八周-2:小结—第六、七章小结

第八周-3:讨论介绍—老师引出讨论内容

第八周-4:讨论—Mixing or Not Mixing

第八周-5:讨论小结—老师对本周讨论的小结

第九周

第九周-1:RNA 聚合酶和转录周期—RNA 聚合酶的结构特征、转录周期的大致过程

第九周-2:细菌的转录周期(1)—σ70启动子及其与启动子的关系

第九周-3:细菌的转录周期(2)—细菌转录的起始、延伸、终止;终止子

第九周-4:真核细胞转录(1)—RNAPⅡ核心启动子、RNAPⅡ转录的起始过程

第九周-5:真核细胞转录(2)—RNAPⅡ的延伸、终止

第九周-6:RNA 聚合酶Ⅰ和Ⅲ催化的转录

第九周作业

第十周 RNA剪接

第十周-1:RNA 剪接的化学基础

第十周-2:剪接体

第十周-3:剪接过程(1)—剪接过程

第十周-4:剪接过程(2)—剪接的准确性

第十周-5:选择性(可变)剪接

第十周-6:RNA 编辑

第十周-7:mRNA 转运

第十周-8:遗传密码—遗传密码的特点、抑制突变

第十周作业

第十一周 基因组的表达中的重要一步——翻译

第十一周-1:本章概要

第十一周-2:信使RNA

第十一周-3:转移RNA

第十一周-4:氨基酸在tRNA上的加载

第十一周-5:核糖体

第十一周-6:翻译起始

第十一周-7:翻译延伸

第十一周-8:翻译终止

第十一周-9:依赖翻译的mRNA和蛋白质稳定性调控

第十一周作业

第十二周 基因组的调控

第十二周-1:本章概要

第十二周-2:转录调控的原理

第十二周-3:转录起始的调控:细菌中的实例(1)—乳糖操纵子

第十二周-4:转录起始的调控:细菌中的实例(2)—通过使用不同的s 因子进行的调控

第十二周-5:转录起始的调控:细菌中的实例(3)—NtrC和MerR

第十二周-6:转录起始的调控:细菌中的实例(4)—araBAD 操纵子

第十二周-7:λ 噬菌体的调控

十二周作业

第十三周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三周-1:本章概要

第十三周-2. 从酵母到哺乳动物转录调控的保守机制

第十三周-3. 真核生物活化子募集蛋白复合物到基因上

第十三周-4. 信号整合与组合调控

第十三周-5. 转录抑制子

第十三周-6. 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蛋白的控制

第十三周-7. 组蛋白与DNA 修饰导致的基因“沉默”

第十三周-8. 基因的表观遗传调控

十三周作业

第十四周 特殊的RNA - 调控RNA

第十四周-1:本周内容

第十四周-2: 细菌中RNA 介导的调控

第十四周-3:干扰是真核生物的主要调控机制

第十四周-4:miRNA 的合成与功能

第十四周-5:介绍“DNA 末端复制问题”背景

第十四周-6 :讨论:DNA 末端复制问题

第十四周-7: “DNA 末端复制问题”小结

第十四周-8:课程总结

十四周作业

参考资料

  材:

 药学分子生物学(第5版),张景海,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6

 

辅助教材: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第6版)

科学出版社

杨焕明 (译者), (译者)

ISBN978-7-030-24756-8 

 

参考资料

1. Molecular Biology(第三版),McGraw-Hill出版社,Robert Weaver著,2005年版。

2.分子生物学 (原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郑用链主译,2010.1.

3.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朱玉贤、李毅、郑晓峰,2007.11.

4.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启民、耿运琪,2010.3.

5.分子生物学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赵亚华,2011.

6.最新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