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次课程隆重推出跨时空育人团队,将联合企业工程师、先修课程老师、后续课程老师、兄弟院校的教师、研究生助教建立跨时空育人团队,从理论、工程、实践多维度进行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一堂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工程的内容全面的慕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课程与线下课堂完全同步,线下同学、线上学员和教师团队可以通过问题讨论相互交流和互动!企业工程师和后续课程老师将定期提供工程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先修课程老师可以解决学生遗忘的知识,将先修知识与本次课程联系起来。本课程面向非力学专业的工科专业,如机械、土木、材料、交通、环境、能源等。主要内容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线下课堂一般是64学时,计4学分。线上课程开课18周,与线下课程同步,每周学习大约2-4小时,包括线上视频、线上讨论、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欢迎讲授相关课程老师、企业工程师加入慕课教师团队,一起讨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工程力学》2021年获得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2020年获得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本课程以工程案例为依托,以知识的逻辑关系为主线,从知识体系的角度,通过联系和比较等方式讲述知识的发生、发展到工程应用,引导学生从更高层次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

       本课程为本科高等工程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既有重要的基础理论,也有丰富的工程应用知识,并有连接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桥梁作用。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为依托,让学生通过工程案例理解、掌握完整的力学体系,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让知识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

       本课程适合有一定力学基础的在校学生和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以作为力学教师的素材和参考,课程从更高层次去理解和把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工程应用,在整体上将基本概念到工程应用联系起来。

       学习建议:首先完整看完慕课视频,认真思考并完成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开放的,没有标准答案,有利于学生整理思路、提高认识,单元测试重点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

        祝大家轻松愉快的完成慕课的学习,并有所收获!

授课目标

        以力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目标,充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动手的能力。工程力学课程包括静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其中静力学部分以突出对学生进行质点与刚体静力分析能力培养为目标;而材料力学部分以突出对学生进行杆件强度、刚度分析与实际相结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     杨庆生,杜家政,雷钧. 工程力学(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2]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 理论力学(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秦飞. 材料力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     张亦良. 工程力学实验.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5]     隋允康,宇慧平,杜家政. 材料力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6]     邱棣华. 材料力学(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邱棣华,秦飞.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James M.Gere. Mechanics of Materials(Fifth Edition). Brooks/Col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