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大部分信息与空间位置相关,开展面向空间位置服务的思维训练和空间技能训练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越来越重要。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门多学科结合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其核心是空间分析,与传统相关学科比如制图学、统计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健康犯罪学、系统工程学、决策科学等理论和方法结合度较高,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城乡规划新技术GIS应用是以城乡规划这一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为应用背景,重点开展空间的思维训练和空间技能训练,提升实践能力和应用的动手能力。本课程按照GIS的核心技术(ArcGIS工具、空间坐标与匹配、数据可视化、Model Builder、栅格数据分析、矢量数据分析、三维空间分析、水文分析、网络分析、空间句法分析),进行教学情境设计,遵循认知和学习规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的过程组织课程教学。
本课程安排15周内容,内容丰富,每周的思维训练和技能训练目的性强,通过理论和技能讲授可以达到空间分析“思维视野”的扩张、“技能应用”的熟悉、“实践案例”的推进。
本课程适用于高校城乡规划、建筑、人文地理、旅游、社会学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同时还可供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
知识目标:
1.掌握GIS基本知识
2.城乡规划新技术发展趋势
3.空间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可视化输出等思维逻辑。
技能目标:
1.能运用ArcGIS开展空间坐标与匹配、数据可视化、Model Builder、栅格数据分析、矢量数据分析、三维空间分析、水文分析、网络分析、空间句法分析。
2.能结合ArcGIS分析工具开展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
结合本在线课程,可以开展翻转教学,场景分享如下:
依托在线课程,开展翻转教学的尝试(获得厦门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一、线上学生来源分析
仅从实名登记的学校来源来看,线上在线学校来源包括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等187所高校。
二、线上学习反馈
本MOOC课程以启发兴趣为主,与学校内开设的SPOC课程不同,在学习成效考核上不倾向设定太多作业,而是以启发式思维和线下借鉴式教学来推动线上学习的效果。根据线上学员的意见反馈,我们特别增加线下实验教程和线下课程作业的借鉴,这有助于线上学员清晰定位知识掌握程度,并启发创新创意能力。
具体,请关注公众号:鼓浪屿数据画像团队
此外,为了提升本MOOC的线下采用和成果共享,我们特别提供了基于本课程的翻转课堂竞赛视频。30分钟完整的教学视频以“GIS网络分析”知识点为例,将传统教学模式切分为视频回顾学习、雨课堂小测试、相关知识讲授、翻转活动展示和总结启示作业几个部分,可以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供一个借鉴,推动实体课堂和在线课堂的有机结合。
为了让在线学员充分理解MOOC中的实例操作过程,我们专门制作了GIS练习数据库,包括的图层:包括的图层:区域范围、就业人口、微博人口、居住人口、旅游人口、POI图层、公共服务、路灯设施、门牌系统、旅游景点、公厕位置、道路网络、建筑图层、测绘地形、用地图层、影像图层、地形图层。该案例数据仅仅作为《城乡规划新技术GIS应用》慕课学习练习数据,在MOOC学习平台提供了下载链接。
为了实现形势政策分析与专业技能教学的融合、线上MOOC学习与线下翻转课堂的融合、创新创业创意与课外实践选题的融合,使学生了解数字技术与城乡规划新技术前沿,具备学术思想前瞻性、空间人文交融性、实验科学导向性和创新创业创意性,我们探索了新的具有课程思政特色的改革教学模式,提出了三个思政育人目标:
师德风范与政治导向:通过在线课程和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字中国”、“精细化管理”、“文化振兴与文化传承”、“生态优先”、”红色精神”、“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理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术选题与时代需求结合,使得课程具备师德风范和政治导向性。
专业伦理与学习伦理:通过最新文献导读、翻转课堂等形式,倡导人文科学与空间科学的交叉结合,即提倡选题的自由性又严格要求研究的科学严谨性和规范性,明确专业伦理操守和职业道德教育融为一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术创新素质,在翻转课堂和团队集体学习中体悟人生,培育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理性平和心态,营造勤奋学习和积极上进的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培养放在首位,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特别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包含的文明、和谐、公平等问题的GIS空间方法解决,提倡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创新创意实践的方式给予实现和传播。
任何具备基本的地理、地图、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学生和在职人士,无需特殊学习背景。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各位同学,与本课程配套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十四五”规划教材《GIS技术应用教程》将正式出版,请大家关注!
《GIS技术应用教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GIS基础操作部分,包括13个章节,内容分别为GIS概述、地图配准分析、地理可视分析、缓冲叠加分析、密度等时分析、三维地形分析、三维视觉分析、水文流域分析、影像提取分析、网络可达分析、空间句法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建模流程分析;下篇为GIS实践应用部分,包括4个章节,以世界遗产地鼓浪屿作为典型案例,结合GIS开展的研究分别为记忆场所的叠加分析、公厕配置的网络分析、街道形态的句法分析、行为选择的机理分析。
本书定位目标为GIS应用指南,重点讲解GIS基本功能、ArcGIS操作步骤和GIS实践案例,随书配套了实验数据,可操作性强,极大方便教学、科研和自主学习。
本书适用于高校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人文地理、旅游管理、社会学、文化遗产等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可以作为自学工具书或实验课教材,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必然会在GIS应用方面有所收获,在能力上有所提升。
书籍封面如下:
教材内容可点击下方链接预览:
本课程以提升GIS应用技能和空间思维为导向,通过视频讲解启发思维,利用作业推动应用和实践。课程设置的作业具有承接性,同时每一章节作业跟视频的教学内容配套,同学们可以同步提升空间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并能最终完成了考核需要的汇报作业。
问:我在上班,有时候出差或者忙,可能不能按时交作业,肿么办?
答:在所有作业中,交8次就能有考试资格。
问:啥时候答疑?
答:我们和国匠城联合,建立了QQ群:984720269
问:GIS小白零基础也能学吗?
答:能!此门课程面向所有零基础的,主要目标是掌握空间分析的思维和应用技巧。
问:学完这门课程能达到什么水平?
答:对思维启发很有帮助。如果能坚持完成课后作业,会达到既掌握应用技巧,又启发思维的目标。
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