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课程预期受众为非中文类本科生以及其他爱好中国古典文化的学习者。目标是使学习者在学完本课程后,系统地了解中国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从而使他们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
本课程共分九个单元,以字带词,以词带文化,按照东汉许慎“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思想对中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了大的分类,由远及近地讨论了天文、地理、人伦、动物、植物、建筑、音乐、器物、人体等方面的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会首先介绍相关的字形,对它的造字本义进行解读,然后会介绍该字所联系的重要的词汇、成语、熟语,最后再介绍字形、词语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由此形成“字—词—文化”的逻辑链条,帮助学生掌握字形、熟悉词语、了解文化。
通过典型的语言文字实例的讲授,给学生展现汉语汉文字的起源、发展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语言文字状况,揭示汉语、汉文字从宏观到微观的文化意涵。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汉语、汉字的发展概况,熟悉汉语、汉字文化遗产,掌握基础知识,开拓文化视野,具有开放包容的胸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观察和分析语言文字问题的初步能力。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马学良《汉藏语概论》,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史存直《汉语史纲要》,中华书局2008年版
向熹《简明汉语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黄德宽《古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课程内容安排安排。
第一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天文星象
第二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地理
第三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社会关系
第四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动物
第五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植物
第六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音乐
第七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建筑
第八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人体
第九讲 中国语言文字与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