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是一门探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经典之美以及人们对这种美的感受的一般规律的课程。本课程以文化多元主义的全球视野,以切近诺贝尔设置文学奖的初衷、切近历史中的文学现场、切近中国为原则,侧重于对具有强烈的理想性丶高度的代表性丶广泛的影响性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进行鉴赏。在鉴赏时,注重知识性与审美性、历史性与现代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一方面,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在思想内涵与审美风格的经典性入手,探寻它们对20世纪世界文学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的生成的意义。另一方面,从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思想价值、艺术地位及其影响效应中去阐明它们对世界文学的思想建构和艺术表现方式的独特性贡献,揭示其在人类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用中国人的视野、方法、话语去理解和阐释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思想建构和艺术表现方式方面的独特贡献,也可以从整体格局上把握20世纪以来人类现代文明在世界文学经典中的意义生成与精神再造。
帮助在校大丶中学生和其他文学爱好者认识、了解一些获得世界上最高文学奖的大师的经典作品中的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增进人文素养。
要求具备一定的中文阅读能力,有阅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的兴趣。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赵小琪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赵小琪、王宁宁:《20世纪外国文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周明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诺贝尔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毛信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王国荣:《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精华集成》,文汇出版社,1993年版。
陈春生:《荆棘与皇冠: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回眸》,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滕浩:《诺贝尔文学奖名作精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
刘哲:《最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选读》,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0年版。
声明:
1.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
2.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