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筑结构抗震》,由朱伯龙教授首次创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汲取了40年来在建筑结构抗震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同时,首次将“木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和“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纳入课程教学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和从事一般工程抗震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及概念,掌握常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熟悉前沿技术及消能减震和隔震基本原理。课程注重培养严谨、认真、具有深厚专业能力,以建筑结构安全为使命的高素质土建类学生,通过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拓展,以及实地+互联网结构抗震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团队由吕西林教授领衔的同济大学优秀教师组成。课程负责人熊海贝教授,主讲教师任晓崧教授、周颖教授、鲁正教授、卢文胜教授、陈俊岭教授、郑晓芬副教授、江佳斐副教授和张瑞甫副教授。一流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了专业高效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地震及抗震概念设计,地震作用与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各种结构体系和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方法、隔震减震和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理念。将为学习者提供课程的教学大纲、视频、电子教案、学习指导、在线测试等多种教学内容。内容系统、全面,课程讲授结合震害和工程实践,首次将“抗震概念设计”独立成章放在整个课程体系的第二章,同时,第一次将“木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和“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纳入课程教学中。

   全部课程共有1160讲,学时15周,由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国家级教学团队一线教师领衔主讲,于2022年9月6日第八次开课。

授课目标

1、了解与地震相关的基本知识,建立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概念;

2、掌握单自由度体系和多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计算方法、地震反应谱;

3、掌握地震作用的基本计算方法和房屋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4、掌握砌体结构、多高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房屋,非结构构件等的抗震设计;

5、了解减震、隔震结构,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的概念和设计思路。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   《结构力学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和设计

3.   《钢结构基本原理和设计

4.  砌体结构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建筑结构抗震》(新业态教材),熊海贝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

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四版),吕西林主编. 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

3.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版),李国强等主编.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常见问题

Q :  注册晚了怎么办?

A :  各周内容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延迟学习,只要按时完成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不会影响成绩。

Q :  自己的教材与MOOC不配套怎么办? 

A :  与授课老师联系,可以给全书的PDF文件,仅供个人参考,注意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