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艺寻美——中国造物、造型之美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双创”),推进“中华造物艺术体系”“中华造型艺术体系”融入课程(简称“双造”),以国家一流专业的国家一流课程为基础,由六位资深教师合力打造的具有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特色的校级精品“双创+双造”国际双语示范课程。课程团队将带领大家一起探寻中国造物、造型艺术的美学意蕴,感受中华造物、造型艺术的独特魅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造物、造型艺术中的美学精神。主要包括十讲,天人合一、礼乐相济、美善相乐、文质彬彬、中和之美、传神写意、气韵生动、尚象思维、境生象外、技进乎道。其中,“天人合一”“礼乐相济”是中国造物、造型美学精神的根本文化特质,“美善相乐”“文质彬彬”“中和之美”体现了中国造物、造型美学精神的审美标准,“传神写意”“气韵生动”体现了中国造物、造型美学的价值取向,“尚象思维”阐释了中国造物、造型美学的独特思维模式,“技进乎道”则指明了中国造物、造型美学的理想境界。本课程通过大量中国传统造物、造型的实例分析,揭示中国传统造物、造型艺术中蕴含的美学理念,并通过现代设计的实例揭示中国传统造物、造型美学精神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课程有助于了解中国造物、造型的美学思想,提升审美能力和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授课目标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了解中华造物、造型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审美修养、审美情操和审美创造能力,。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系统了解中国造物、造型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陈望衡 :《中国古典美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人民美术传射,2007年版。

5.高丰:《中国器物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长北:《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