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专题研究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国际私法课程是中国法学教育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是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通过对国际私法基础理论、基本规范、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以及国际商事仲裁的讲授,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具有案例检索、案例分析、逻辑推理和思辨能力。 本课程以专题形式授课,内容包括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冲突规范与准据法、涉外侵权之债的法律选择规则、涉外民事管辖权、涉外合同的管辖权、涉外物权的法律适用、涉港澳台案件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以及我国商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 华东政法大学的国际私法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981年开始到现在,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2007年我校国际私法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18年被评为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202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际私法是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内容涵括冲突法、国际民商事诉讼程序、国际商事仲裁、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国际统一实体法,是处理涉外民商事法律争议的必备法律部门。

与之有直接联系的法学课程有:法理学、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学等。从法理学角度看,国际私法学丰富了法理学中有关法律冲突、法律适用和法律规范等内容,从国际的视角开拓学生的法学知识。从民法学看,国际私法学主要处理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是国内民法的延伸,因此和民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国际私法也称为国际民商法。同时,国际私法学还涉及国际民商事争议或纠纷的处理,因此,与民事诉讼法学关系密切,例如在涉外案件管辖权、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和国际商事仲裁方面等。另外,国际私法在处理法律冲突问题时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立法管辖权和司法管辖权的协调,以及外国人在内国的民事法律地位等问题。这些需要以国际公法的有关知识为基础。所以,国际私法学是和上述学科紧密联系的。它丰富和完善了其他国内部门法学立足于国内法视野的不足,又和国际公法主要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相平行,成为法学基础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厚实的国际私法基础知识体系,掌握处理涉外民商事争议的有效路径,正确适用冲突规范选择准据法,娴熟地开展外国法查明,进而有效衔接民法、民诉法、商法、国际公法等已修课程,融合多部门法的应用,为涉外民商事争议的解决提供完善的法律意见。同时,潜移默化地型塑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令其深刻领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在国际私法中的体现,擅于运用中外法律思维,掌握娴熟的法律英语技能和宽广的比较法视野,成为应用复合型的高端涉外法律人才。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法理学、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教材:林燕萍主编:《新编国际私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参考资料:

1.徐冬根:《国际私法理念、逻辑与方法》,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

2.杜涛:《国际私法原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3.韩德培主编:《国际私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4.【英】J.H.C. 莫里斯主编:《戴西和莫里斯论冲突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