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是后续专业课程和科研实践的理论研究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性、非时变集总参数电路的建模、分析和计算方法。具备对复杂电路系统的建模、分析和计算能力,以及运用电路理论、系统观点和实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多年来坚持教学研究和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理论和动手相结合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研竞赛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该课程是浙江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在校内进行了多轮翻转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目标 使学生具备集总参数电路的理论基础,掌握线性电阻电路、线性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的建模、分析和实验方法。引入前沿电路理论和新技术,提升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
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对复杂电路系统的建模和分析能力,能综合运用电路理论和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电子信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格,培养学生求真务实、自主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科技报国的信念。
具备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基础
[1] 顾梅园、杜铁钧、吕伟锋,电路分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 李国林,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3] 邱关源、罗先觉,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6.
[4] 胡建萍等,电路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陈抗生,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
[6]孙立山 陈希有,电路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
[7]李翰荪,简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8]于歆杰等,电路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 Charles K.Alexander, Matthew N.O.Sadiku 编著,于歆杰 注释,电路基础(英文版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
[10]James W.Nilsson,Susan A. Riedel 编著,周玉坤等 译,电路(第九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2
Q : 作业为主观题,如何提交和评分?A : 建议作业写在纸上,拍照上传,要求步骤清晰,评分采用同学互评的形式,解析中会提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Q : 讨论区的分数要如何取得?A : 必须参与回复在“课堂交流区”由教师发起的主题讨论,系统才会统计得分,个人发帖不计入讨论区得分,在其他同学的回复下进行评论也不会计入讨论区得分。
Q : 测验和作业如果错过截止时间,是否能够补做?A : 可以补做,但不计入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