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儿童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专业临床必修课程。就在校生而言,是考试课、是口腔执业医师必考内容。对研究生而言,本课程可以夯实基础、开阔思路,是口腔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对规培生而言,儿童口腔科是轮转科室之一,基本知识必掌握、基本技能必考核、是国家规培考核必考内容。对在岗医护人员而言,儿童患者就诊需求与日俱增,本课程能使你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诊疗能力,能为你身边的孩子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就社会学习者而言,“关爱儿童、关心成长、关注未来”,“儿科强、儿童强、中国强”,儿童口腔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如果你是孩子的监护人,你须具备口腔保健知识,才会有口腔保健意识,才能帮助你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这也是孩子口腔健康的基本保障。
二、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儿童口腔医学(pediatric dentistry)是在口腔医学范畴中以儿童为对象,研究其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内容的独立学科。本学科致力于解决儿童口腔健康问题,为给孩子一口好牙,灿烂笑容而努力。
三、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助力口腔医护生长,受益更多儿童。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儿童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共七讲,即儿童口腔疾病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设计的制定、就诊儿童的行为管理、咬合诱导、儿童牙体牙髓病、儿童牙外伤、牙齿发育异常、儿童错牙合以及儿童口腔保健。当你面对儿童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例如儿童龋病、儿童替牙障碍、儿童错牙合畸形以及儿童牙外伤等,知道如何解决,并能了解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获得一口好牙。
四、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课程特色在于“以预防理念为导向,发育评估为特色,生理建牙合为目标,多学科整合儿童口腔,强化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立德树人为课程之魂
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并贯穿课程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作为医者的社会职责,建立“最大预防,最小损伤”的爱伤信念,培养德医双修的合格医者。
(二)坚持服务需求,创新构建课程结构
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适应医学新发展、儿童口腔健康服务新需求。课程将国家规划教材、自编教材进行整合,创新性地将口腔预防医学、口腔正畸学的知识融入课程的儿童口腔健康管理和临床诊疗内容中,增强学科间知识的交融,着重知识的运用,对接医学模式的转变,强化健康管理理念,增加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
(三)医教相长,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
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着重于临床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的培养。课程汇聚团队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收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典型病例60余例、1900张图片和影像资料,以及具有知识产权并已在国内推广使用的全国第一款儿童专用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软件,以临床案例为核心,循序渐进,将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有机结合。通过课程学习,能基本掌握儿童口腔常见病的临床诊疗思维与技能,并具备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口颌健康管理的知识和能力,使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四)契合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
课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形式,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形成处处、时时、人人可学的医学教育新形态。课程吸引了本校和全国11个省市的学生和社会学员参与学习,并被留学生翻译成柬埔寨语供当地的学生和临床医师学习,受到广泛好评。
(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
课程有完整的课程框架,包括72个微课视频、306道测试题、30个文档等教学资源。为确保教学质量, 80%以上的授课教师为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高级职称教师授课,其中课程负责人授课占总课程的55%。通过课程准备周的设计,使学生先了解课程的全貌及学习资源,化解学生网络学习的疑惑。通过课程在线答疑、讨论、单元作业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素质目标:通过了解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以及国家健康中国建设目标,培养作为口腔人的责任与担当。儿童口腔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儿科强,儿童强,中国强。
知识目标:掌握儿童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掌握儿童口腔临床检查与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与实施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员解决儿童口腔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胜任儿童口腔常见疾病诊治以及儿童口腔健康管理的能力(岗位胜任)。
先修课程:
《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预防医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等。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葛立宏. 儿童口腔医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
[2] 葛立宏. 儿童口腔医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20.5
[3] 黄华. 儿童咬合诱导——思维与实践[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6
[4] Mcdonald. 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 Ninth Edition . Mosby,2011
[5] McDonaid and Avery.麦克唐纳-挨弗里儿童青少年口腔医学(第10版)[M]秦满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9
[6] 邓辉. 儿童口腔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7] 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M].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8] 卞金有,胡得渝. 预防口腔医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4.
[9] 李刚.《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解读[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10] 王惠芸. 牙合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1] 徐樱华. 实用牙合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12] 易新竹. 牙合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3] 龚怡. 牙外伤(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Q1: 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谁?
A1 : 课程适合于口腔医学专业在校学生,规培生、进修生、在岗医护人员以社会学习者。
Q2 : 我来晚了,课程已经开课,我还能加入课程学习吗?
A2: 可以的,开课期间,您随时可以加入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