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运动生物化学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结合的产物,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需要,其实践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内容来看,运动生物化学着重从能量代谢角度介绍人体不同运动能力素质生化基础以及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素质的训练方法、训练监控与效果的评定。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运动对人体化学组成的影响以及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及规律与运动能力、身体机能及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着重从能量代谢角度介绍人体不同运动能力素质生化基础以及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素质的训练方法、训练监控与效果的评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到:(1)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框架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作用和实践意义;(2)人体化学组成及运动时骨骼肌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特点;(3)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供能系统、运动性疲劳及运动适应规律的生化特点等运动训练的生化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动训练计划制订的生化要求和原则;(4)力量、速度、速度耐力(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等身体素质的生化基础及其训练方法和运动训练适应性生化变化;(5)运动训练中生化监控原理和方法;(6)重点介绍运动训练效果的生化评定。

    本课程打破以往运动生物化学教材的 “基础生化-运动生化-应用”为主线的内容体系,确立以运动时生化能力为核心,以“运动素质生化基础-训练-监控-评定”为主线的内容体系进行讲解,内容充分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授课目标

通过对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学习,让学生从能量代谢角度了解并掌握到人体不同运动能力素质生化基础以及运动时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特点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提高专项运动能力素质的训练方法、训练监控与效果的评定。具体授课目标如下:

(1)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框架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作用和实践意义;

(2)人体化学组成及运动时骨骼肌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特点;

(3)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供能系统、运动性疲劳及运动适应规律的生化特点等运动训练的生化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动训练计划制订的生化要求和原则;

(4)力量、速度、速度耐力(无氧耐力)和有氧耐力等身体素质的生化基础及其训练方法和运动训练适应性生化变化;

(5)运动训练中生化监控原理和方法;

(6)重点介绍运动训练效果的生化评定。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一、运动训练相关理论知识

二、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林文弢主编.运动生物化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9.

2.冯美云主编.运动生物化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1999.

3.冯炜权,谢敏豪,王香生,等. 运动生物化学进展.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谢敏豪,林文弢,冯炜权主编. 运动生物化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08.

5.王瑞元,汪军译. 曹建民审译. 运动生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6.王瑞元、苏全生主编. 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2012.

7.陈小平.有氧训练——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体育科学,2004,24(11):45-49 .

8.陈小平. 我国耐力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训练强度失衡的反思.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42(4):9-15.

9.陈小平. 有氧与无氧耐力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当前我国耐力训练的启示.2010,30(4):63-68.

10.刘超.游泳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中个体乳酸阈的应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 57-59.

11.林微微,吴飞,汪海波.最大乳酸稳态训练对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中国体育科技, 2013,49(2):76-79.

12.张灵记,殷劲.糖有氧供能训练方法在游泳项目中的运用.四川体育科学, 2012,1:22-24.

13.温宇红,肖龙. 对高水平游泳运动员耐力素质的评价和耐力训练手段的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91-94.

14.王维.乳酸阈在皮划艇训练中的应用.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3.

15.王世波.有氧训练对赛艇运动员有氧能力的影响.科学咨询,2010,11:113-115.

16.袁丽丹.10公里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及负荷控制.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8):703-704

17.张冰,赵刚,李强.高原训练对我国优秀男子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53-56.

17.段意梅,李顺昌,孙涛等.几种低氧训练模式的比较.四川体育科学,2007,32-36.

19.谢恩礼.模拟高原训练低氧训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2015,37(4):40-45.

20.王金娟,王盛国.耐力跑训练对人体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1):118-120.

21.陆阿明,吴金全,孙茂民.大强度耐力训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6):893-896.

22.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主编.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3.翁锡全主编.运动训练生物化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4.武桂新,严翊. 简明运动生物化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25. MacLaren D, Morton J. Biochemistry for sport and exercise metabolism. John Wiley & Sons, 2012

26. Mougios V. Exercise biochemistry. Human Kinetics, 2006.

27. Viru A A, Viru M. Biochemical monitoring of sport training. Human Kinetics, 2001

28.翁锡全,林文弢,曹建民主编.运动生物化学实验,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9. McArdle W D. Sports and exercise nutrition.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8

30. Cheung S. Advanced environmental exercise physiology. Human Kinetics, 2010

31. Bhagavan N V. Medical bio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2002

32. Kenney W L, Wilmore J, Costill D. Physi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6th edition. Human kinetics, 2015

33. Porcari J, Bryant C, Comana F. Exercise physiology. FA Davis, 2015

34.杨世勇主编,体能训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5.(美)弗拉基米尔˙M˙扎齐奥尔斯基,威廉˙J˙克雷默著,金季春译,力量科学和实践(第二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36.(日)有贺诚司著,刘新华,谢娟,朱玲莉译,肌肉力量基础训练,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7.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主编,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38.苏浩,曹建民.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核心力量与一般力量训练监控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72-74

39.戴兴鸿,短跑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实效性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2013

40.陈超,米靖,李雨, 我国优秀青年女子速滑短距离500m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标准,成都体育学院,2013,39(11):71-79

41.翁锡全,林文弢主编,运动遗传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42.Marco Cardinale, Rob Newton, and Kazunori Nosak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 biologic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Wiley Blackwell,John Wiley & Sons, Ltd.,2011

43.[美]迈克.H.斯通麦基.斯通,威廉姆.A.桑兹著,李山译,力量训练原理与实践,人民体育出版社,2017

44.杨世勇,钱光鉴.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45.高维纬.拳击与速度滑冰训练监控,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常见问题

出于课程教学需要,本课程中的部分图片借鉴自网络,在此对图片的作者等有关权利人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