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学习
国际税收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2021 年10 月8 日, OECD发布了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包容性框架下的“双支柱”国际税收制度改革方案,其中支柱一引入了基于市场的跨境所得征税权分配新方案,支柱二则力图确保跨国企业集团在各个税收辖区取得的利润至少承担 15% 的最低有效税负。”双支柱“方案对各个主权国家的税收利益、对跨国企业的全球运营将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对于国际税收规则还不够熟悉,我国的国际税收制度与管理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重要的窗口期,“国际税收”问题正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课程以跨境交易所得如何征税为主要学习对象,主要介绍开展跨境经济活动究竟需要承担怎样的所得税负担,有哪些可能的税收风险,跨国企业有哪些常见的税收筹划策略,各国税务当局又有哪些主要的税收管理和反避税措施,以及”双支柱“国际税改方案的内容及影响等。欢迎加入课程,一起学习讨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跨境交易所得的特点以及对跨境交易所得征税的国内税法、双边国际税收协定和多边国际税收协调机制,熟悉相关的国际税收原则及制度安排,熟悉跨国纳税人的主要税收筹划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国际税收的基本原理,能够研究分析典型的国际税收案例以及国际税收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7章,分别是:(1)导论;(2)国家税收管辖权;(3)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 (4)反国际避税规则; (5)双边国际税收协定;(6)多边国际税收协调;(7)国际税收筹划。关于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和企业所得税制中针对跨境交易所得征税的规定将包含在相关章节中。

本课程的特色是区分国内税法、双边国际税收协定、多边国际税收协调机制三个层次介绍国际税收基本原理、制度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更多介绍跨国企业的国际税收筹划策略,力图在企业组织形式选择、金融活动、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决策运作的背景下再现复杂枯燥的国际税收制度和规则。特别地,本课程在第六章专门介绍分析了”双支柱”国际税收新规则的具体内容及影响,力图带来最前沿的最际税收规则进展。


本课程将国际税收制度与规则的介绍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课程还会引入AI教学助手、知识图谱等创新教学手段,以及利用微信小程序辅助部分课程内容的学习。


本课程可作为财政、税收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或作为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税法等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供税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及各类企业等等相关从业人员学习了解国际税收知识。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学生掌握税收学、中国税制、外国税制(或比较税制)和税收筹划的知识有助于本课程的学习。

参考资料
  1. 杜莉,《国际税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
  2. Brian Arnold著、《国际税收基础》翻译组译,《国际税收基础》(中英双语,第五版),中国税务出版社,2024年1月版
  3. 朱青,《国际税收》(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7月版
  4. 古成林,《国际税收实务与典型案例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21年8月版
  5. 段从军,《国际税收实务与案例》,中国市场出版社,2016年5月版
  6.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国际税收40年——与改革开放同行》,中国税务出版社,2018年1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