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既是基础农学的学科之一,也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也是大气科学理论在相关专业应用的边缘学科,与现代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具有密切联系,因而具有综合学科的特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云腾致雨、露结为霜、电闪雷鸣、虹销雨霁,又如冬寒夏暑、晨凉午热等这些现象,我们都深有体会。又如台风、冰雹、霜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我们也并不陌生。但是它们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呢?农业气象学既是大家日常所见所熟悉的,又是一门新的学科;它是千百年农业发展进程中,人们感受自然、认知自然,并借助于自然的现象和规律,将其定格到耕种和收割循环体系之中的智慧结晶。

天气的变化,气候的异常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气象条件的地位至关重要。农业气象学主要研究与农业有关的光照、温度、降水、气压等气象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变化状况,揭示气象要素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情报预测预报、数字农业、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和方法,为农业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服务。

展望未来,农业气象学将在农业布局优化、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与风险管理、工厂化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旨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农业气象学这门既古老又强劲发展的交叉学科,将不断吸收其他学科的发展结果,融合和派生出新的学科分支,也必将在新时期农业转型发展中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授课目标

 使学习者掌握农业气象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气象要素、天气学和气候学)知识及其在所学专业中的应用要领;掌握主要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思考与大气环境相关的问题,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本课程理论知识解决相关专业实践中的问题;利用有利的天气、气候条件,避免或减轻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合理地改造小气候环境;了解常规气象观测的要领;学会如何获取气象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获得有价值的结论。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 面向所有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习者。

2. 相关课程学习链接

   微气象学基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IST-1449927171

   中国天气: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IST-1206779804

   天气学原理: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NUIST-1003766009?tid=1450319465

   耕作学——农业生态转型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FAFU-1002764008

   作物栽培学: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YZU-1001755365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肖金香. 农业气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姜会飞.农业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8.

[3]崔学明. 农业气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姜世中. 气象学与气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陈家豪.农业气象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6]包云轩.气象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7]黄寿波.农业小气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8]朱乾根.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0.

[9]鹿世瑾.福建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9.

常见问题

Q本课程何时更新?

A:每周一早上10:00。

 

Q:本课程是否提供课程讲义?

A:为便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们向大家提供完整的课程讲义(每周与视频同时发布,且可下载)。也请同学们尊重本课程团队的知识版权,讲义不得用于学习以外的其他目的。

 

Q:如何才能获得本课程的证书?

A:学习在线视频,积极参与课程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测及期末考核;综合成绩达到60分至84分者获得合格证书,达到85分及以上者获得优秀证书。


Q:本课程教学团队联系方式?

A:在课程讨论区留言,教学团队成员会及时给您回复;课程学习交流QQ群:569408347;课程负责人邮箱:renye.wu@fa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