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汉字,古老而神奇,承载着浩浩五千年的文明,记录了汉民族悠久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其构形又与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本课程从文化的视角,以甲骨文、金文、篆书形体为视点,同您一起揭开古老汉字神秘的面纱,领略其中绚丽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知识探索的欢快中提升汉语和文化素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构形的表意特征为我们据形析义进而探讨文化信息提供了理据与可能。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汉字的形体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表意性及其所携带的大量文化信息日趋隐没。今日大多数汉字使用者对汉字的性质及其文化特征知之不多,致使汉字的理解和规范使用产生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本世纪以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全民共识,通过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讲授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增多。由于缺乏必要的传统语言学知识,望文生训、以今律古、哗众取宠、贻害大众的现象随时可见。此外,随着国力的增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施行,“汉语热”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汉字教学是难点之一。某些教师为了识记方便,随意解析字形、说解汉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鉴于此,向汉字的使用者和学习者宣传汉字的基本知识及其文化特征,对汉字的准确理解、规范使用和汉语推广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为此,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课程, 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2012年又评为国家首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在教育部“爱课程”网及“网易”“中国大学公开课”栏目展播, 几年来先后有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颇受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欢迎。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课程仅仅8节,涉及面窄,也不够系统深入。为此,又应高教社之邀,编撰了《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一书,2014年正式出版发行。在此基础上,录制了本门课程 —“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

  本课程在普及汉字学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从汉字形体讲传统文化,就传统文化谈汉字形体”的原则,以汉字的古文字形体为视点,以《说文解字》为桥梁,对汉字形体中寓含的传统文化信息进行分析阐释。目的是向大学生、对外汉语教师、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乃至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汉字使用者宣传汉字的基本知识及其文化特征,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热爱汉字,正确理解、规范使用汉字,并从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在愉悦中探求知识,在切磋中掌握方法是本课追求的风格特色。

本课程内容包括三章,分为四个单元。绪论及第一章为第一单元,扼要介绍汉字的性质、特色、起源、形义关系及其构形的文化特征,是全书内容的理论基础。第二章分为二、三两个单元,分别从衣着服饰、食物饮品、宫室居处、 舟车行旅、 婚姻生育、肢体发肤、 德行修养、祭祀福祉、邦国政事、征伐武备、农牧渔猎、财宝商贾、文教技艺、时令节庆等类别等14个方面阐释寓含在相关汉字形体中的传统文化信息,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第三章为第四单元,针对当前汉字使用及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简要阐释了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简化对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影响、汉字形体与国学经典文献阅读以及汉字形体分析与汉字教学等相关问题,介绍了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义关系和文化特征,准确理解经典文献的古文古义、继而正确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和意义,是结合实际的应用部分。

本课程共32学时,讲授占3/4,自学、作业占1/4。共有视频45小节,除绪论外,每节10-15分钟,根据内容分为四个单元。计划每次课2小节(含讨论、自学),每小节设有随堂练习和讨论,随堂练习不计成绩,讨论计成绩。每周2次课,约2-3小时。每单元需要进行网上测试,计成绩。2023年8月28日开课,2023年12月1日在网上进行结课考试。

本课程在广大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下,2019年获中国大学“首批最美慕课100”称号,2020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授课目标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汉字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典型汉字形体中寓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素质。

2.使学生通过掌握分析汉字形体了解汉文化的方法和途径,解决日常工作生活和经典文献阅读中的相关问题。

3.帮助学生规范使用汉字,提高汉字应用和汉字教学水平。

    授课目标

   第一单元

   绪论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性质、特点、学习内容、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汉字性质、特色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说

1.掌握汉字的性质、特色,了解汉字的起源。

2.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掌握分析形体探求字义的方法。

3.理解汉字形体记录汉文化原因和“造意”的内涵。

4.了解汉字形体记录汉文化的方式及汉字文化的层累性特色。


第二、三单元

第二章:汉字形体记录汉文化示例

    1.了解、掌握课堂上所讲解典型汉字所记录的传统文化信息。

    2.学习掌握分析汉字形体、理解汉字本义、探讨其中寓含的传统文化信息的方法。


   第四单元

   第三章:汉字形体分析的现代应用

    1.了解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掌握古今汉字形体的差异。

    2.了解汉字简化的原因及其对据形析义的影响。

    3.学习掌握分析字形、把握古义、准确理解传统文献的方法

    4.了解汉字形义关系对汉字教学的促进作用。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 具有汉语和汉字的基本知识。

  2. 具有初步的阅读文言能力。

  3. 具有一般的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字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版

  2. 段玉裁《说字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3. 陆宗达《说字解字通论》北京出版社 1981年版

  4.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 1988年版

  5. 王宁《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版

  6. 刘志成《文化文字学》巴蜀书社  2002年版

  7. 杨琳《汉字形义与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

  8. 每节课后附加的文献资料

常见问题

    一、本课程怎样计成绩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分数比例如下:

1平时单元测验占40%,为客观题;

2.随堂布置的作业不计分,只是课程讨论的表现占10%(要求至少参加6次互评)

3.课程结束考试占50%。

总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注意:本校(大连大学)学生需看完30节视频(以网上记录为准)方可视为有效成绩。

二、本课程用什么教材

《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修订本)  李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