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研讨与进阶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材料力学在高等院校工科机械大类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材料力学课程的提高性研讨属性课程。 本课程立足于材料力学的基础性内容,讲解《材料力学》知识体系中关联性问题,探讨各章节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服务于(适合于): 1) 希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材料力学青年教师; 2) 期望加深材料力学内容理解/构筑知识结构的学生; 3) 找寻材料力学研讨内容/相关课程授课素材的专业教师 课程内容不超出材料力学的基本讲授大纲,简化与略去了常规教科书中比较详细与易读易懂部分,着重讲授理论分析中的关键点、难点与关联性部分,研究分析过程中假设条件引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工程实例展示其发展思路。每讲为一个专题,教学视频控制在20分钟左右,各讲自成体系,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取其中专题学习,配套教材为《材料力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讨》。 课程不设常规解算式习题,以概念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引导学习者开展思考,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期望达成的目的:

        对于学生而言,在理解课程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自我感觉合理的知识点逻辑体系,需要学习者经历对所学内容的总结与归纳,到这种阶段学生才感觉自己真正掌握了所学内容。

        对于教师而言,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设计,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内涵有系统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参照能力指标点设计教学内容。

        完成以上的目标需要载体或环节,事实上习题练习就是一种载体或者环节,只不过例题“仿制”的传统课后习题模式相对基础且局部,对于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层次不够且效率较低。

        本课程内容基于材料力学的特色,选取材料力学课程中以下三方面内容:

1)   相关内容的内在关联;2)   假设条件的适用范围3)   问题的物理本质或者数学抽象。

达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加深材料力学内容理解/构筑知识结构、以及找寻材料力学研讨内容素材的目的。


本课程的特色:

  课程内容不超出《材料力学》的基本讲授大纲,简化与略去了常规教科书中比较详细与易读易懂部分,着重讲授理论分析中的关键点、难点与关联性部分,研究分析过程中假设条件引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工程实例展示其发展思路。

每讲为一个专题,教学视频控制在20分钟左右,各讲自成体系,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取其中专题学习。

作为研讨与提高的内容,不设常规的解算式练习习题环节,以概念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引导学习者开展思考,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学生线上学习+自主查找并阅读参考资料,考核方式以选取其中相关内容的学习报告+教师评价。




授课目标

本课程立足于《材料力学》的基础性内容,讲解《材料力学》知识体系中关联性问题,探讨各章节知识点的相互关系,服务于:

1)   希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材料力学青年教师;

2)   期望加深材料力学内容理解/构筑知识结构的学生;

3)   找寻材料力学研讨内容/相关课程授课素材的专业教师

  达到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加深材料力学内容理解/构筑知识结构、以及找寻材料力学研讨内容素材的目标。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对于学生,需要具备材料力学基本知识,或者已经完成拉压、扭转、弯曲三种基本变形模式的学习。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单辉祖编,材料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孙训方等编,材料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刘鸿文编,材料力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J.M. Gere, Mechanics of Materials,第5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 R.C. Hibbeler, Mechanics of Materials (10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Inc., 2017

6. S.P. Timoshenko, J.N. Goodier, Theory of Elasticity (3th edition),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3

7. S.P. Timoshenko, History of strength of materials, McGraw –-Hill Publishing Co., 1953(中文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

8. 李敏著,材料力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1


常见问题

问题1:课程内容与难度

回答:课程内容不超出《材料力学》的基本讲授大纲,简化与略去了常规教科书中比较详细与易读易懂部分,着重讲授理论分析中的关键点、难点与关联性部分,研究分析过程中假设条件引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工程实例展示其发展思路。


问题2:课程编排与学习顺序

回答:每讲为一个专题,教学视频控制在20分钟左右,各讲自成体系,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取其中专题学习。


问题3:作业与练习

回答:作为研讨与提高的内容,不设常规的解算式练习习题环节,以概念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引导学习者开展思考,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问题4:学习时间与考核

回答:上线初步计划开设16学时的研讨性课程,学生线上学习+自主查找并阅读参考资料,考核方式以选取其中相关内容的学习报告+教师评价。在课后思考题中至少挑选两个专题提交研究报告作为作业,其中正式课程内容前8讲(2-9)与后8讲(10-17)至少各一个,各占50%,如果多于2个,取分高的部分计入成绩。作业发布时间分别在第9讲与第17讲之后,附件中作业内容与每讲PPT一致。

问题5:配套教材

回答:除课程PPT外,课程大部分内容的细节有教师培训教材——李敏著,材料力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研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