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获得基本而较系统的中国哲学史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让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博大内涵,激发其哲学问题意识,提高其理论思维水平,掌握学习、研究中国哲学之方法,培养求实精神、严谨学风,引导学生追求高尚而健全的人格。
本课程以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为基础、学派流变为经线、问题论争为纬线,介绍中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流派、经典著作及思想体系、重要命题、基本概念范畴,揭示其固有的逻辑发展进程,阐释其本体追求、思维方式、价值理想、人文关怀,彰显中国哲学的多元性、丰富性,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人文教养提供传统的精神资源。
本课程通过梳理中国哲学的演变过程,厘清其中的主要概念范畴,使学生领会中国哲学各个时代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消除时空的隔膜,使其能对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产生一种切实的共鸣和感受,并理解哲学思想的时代性与哲学精神的恒久性,体悟到中国哲学仁智合一的特质,以之为自己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积极成就个人、造福社会。
本课程还把教学生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着力发挥中国哲学仁智一体、知行合一的特色,引导学生追求健全的人格。
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主要哲学家和哲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哲学理论,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之学术、思想及其发展线索。探究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理论特质及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哲学的思想世界,感受华夏文明之智慧,从而培护自己的德性生命,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应先修过马哲和西方哲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李景林、郑万耕主编:《中国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联书店2015年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