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中的女性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这门课程将带大家了解从古到今的外国文学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观的演变,远到荷马史诗、圣经,近至杜拉斯、温特森,探究文学经典塑造了怎样的女性形象,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性别意识,塑造身份认同和社会观念。力求通过学习见微知著,展现丰富多彩的女性文学形象;探幽发微,细察文学镜像中的世道人心。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女性命运是人类文明的风向标,也是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人生课题。对女性的关怀是当代社会热点,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亮点和题材源泉,从其中不仅能看出作家和作品的特点,也能折射出时代观念的变迁。这门课以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的塑造为主线,贯通东西方外国文学,分析从荷马史诗、口头文学,到经典作家、新锐作家的代表作;既探讨文学史上典型的女性形象,也剖析形象背后的女性观和女性心理,力图展现文学中丰富的女性博物馆。

       课程共28讲,每一讲专讲一部或几部作品,重点在于:1.从性别角度重新解读外国文学经典,独特视角提升文学品位与艺术修养。2.剖析具体作品、典型人物,深入语境探究女性意识的细节与流变。3.跨文化视角阐释外国文学,以贯通式女性群像折射社会文化观念的演变。

       通过学习这门课,你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外国文学中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探悉她们的内在心理及其背后的社会观念;同时还会了解到我们习以为常的性别观念是如何被操纵、规训的。由此不仅能获得文学批评、文化研究领域更具纵深感的视角,还能穿越历史和文化的长河,洞悉世间百态,提升审美趣味,获得人生启迪。


授课目标

1. 通过文本细读和典型形象解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

2. 深入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引导学生体察女性观念的复杂背景。

3. 重读文学经典,启迪现实人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课程大纲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l  郑克鲁、蒋承勇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l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l  【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宋素凤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l  【美】朱迪斯·巴特勒:《身体之重:论“性别”的话语界限》,李钧鹏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l  S.M.吉尔伯特 / [美] 苏珊·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杨莉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