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公共艺术本身作为动态的实践,其形态与边界一直在不断演化与拓展中,这对我们认识以及借鉴公共艺术精髓产生困难。本课程着重介绍的八种主要公共艺术设计创新类型,集中反映了世界各国近年来在此领域不断探索并借鉴最新科技的成果,使公共艺术成为跟上时代步伐,拓展创意思维的一面明镜。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课程是主要面向建筑、艺术等专业学习者的学科基础在线开放课程,在天津大学校内作为建筑学大类基础课和文科大类基础课开设,也适合不同专业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结合个人兴趣在线学习。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重点了解2010年后全球公共艺术的最新前沿发展,包括现成品公共艺术设计、二维公共艺术设计创新、像素化公共艺术设计创新、能动公共艺术设计创新、生态公共艺术设计创新、反射型公共艺术设计创新、植物仿生公共艺术设计创新、声光电互动公共艺术设计创新八个主要部分。除了海量最新案例解析,还有延展阅读、拓展训练、优秀作业展示等模块,有助于提升专业学习者的设计思维、国际视野、空间艺术体验以及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审美修养、艺术创意思维、公共意识与人文关怀等多方面能力与综合素养。


授课目标

本课程作为混合式慕课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艺术创意思维与艺术批评力,从而提升综合素质以更好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授课目标有以下四点:

1、深度提升审美素养:让学习者全面了解公共艺术的概念,在对公共艺术案例的鉴赏中提升关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审美水平与公共空间审美意识。

2、全面拓展知识范围:使学习者既掌握世界公共艺术经典名作,又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保持对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敏锐感知,实现传统上需要海量时间阅读才能拓展的知识储备。

3、灵活掌握创意设计:使学习者能够灵活学习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方法、要素和主题,在趣味实践中加深对公共艺术概念的认知,提升至关重要的创意设计意识。

4——合理把握鉴赏意识:通过学习,掌握公共艺术个案分析的正确批评方法,能够对公共艺术作品的生态特征、美学价值、宜居程度进行合理适度的鉴赏与评价。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王鹤,街头游击——公共艺术设计专辑,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1);

 

2、王鹤,公共艺术创意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3(5),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重点立项成果;

 

3、王鹤,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年(12

 

4、王鹤、闫建斌,装饰雕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12),普通高等院校艺术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5、王鹤,界缘推移——非艺术专业本科生公共艺术设计50例,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8

 

6、王鹤、《环境设计专业公共艺术教学实训》,天津大学出版社,20181月出版。

 

7、王鹤、生态公共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8月。

 

8、王鹤、植物仿生公共艺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8月。

 

9、王鹤、公共艺术设计——八种特定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7月。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三五规划教材。

 

10王鹤、公共艺术赏析——八种特定环境公共艺术案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7月。



常见问题

问:“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这门课的开设背景是什么?

答: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发展日新月异,进入2010年以后在移动互联、新材料、基于文化创意转型的城市再生等大背景下,像素化、植物仿生等新兴公共艺术形式异军突起。

中国公共艺术从20世纪90年代末也开始加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深化对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的跟踪,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公共艺术对世界先进思想、技术的借鉴,加速赶超。

需要看到,公共艺术创作与设计是培养公民成熟公共意识与发达设计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后两者正是构建现代公民社会与创意经济时代的关键要素。以当代大学生为教学对象,介绍世界公共艺术前沿进展,能够有效提升中国青年人的公共空间审美意识与批评力的提升,有助于在不久的未来营造高素质公民组成的现代社会。这是“全球公共艺术设计前沿”建设的宏观背景。

 

能介绍课程中一部分有趣的内容吗?

可以,我选择为了明天——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设计创新。

近年来,欧美公共艺术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即模仿植物外观和组织结构,具有生态、低碳特征的公共艺术大行其道,并列举英国墨西河畔的《未来之花》、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公园的MPilivion 2015等案例。我将其这种高度借鉴植物造型甚至组织结构的公共艺术形式命名为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认为它们集中反映了欧美近年来在此领域不断探索并借鉴最新科技的成果,对其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课程首先梳理欧美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并从1998年由法国艺术家皮埃尔·维维安在伦敦完成的《信号灯树》过渡到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菲尼克斯(凤凰城)的口袋公园中的金属森林《阴影游戏》。再分析耶路撒冷市中心Vallero广场上出现的《Warde》,

和美国“重塑波士顿”组织选择法国艺术家设计的人造树项目也着重于对物理环境的改造。这一项目通过大量树木形态的空气净化设备实现自身效能,在美化空间环境之外每年可吸收9万吨二氧化碳。

通过对上述案例纷繁多样的形态进行深入,课程归纳出了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非常鲜明的总体特征:大量运用最新的材料及工艺;普遍具有遮荫、发电等实用功能;大多成对或成组布置等,但最统一的特征无疑是它们在形态上高度模仿树木、花朵等植物。并介绍了植物仿生学的最新进展。

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在当前城市环境下有何优势?这样的问题对单纯的学术研究可能没有足够的意义,但是对教学来说,却是最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教学内容。毕竟面对这样一种新生事物,只有解释清楚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公共艺术(特别是构成型公共艺术)的优势,以及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方面的进步,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习者的热情和尝试创新的勇气。 因此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将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优势归纳为:更容易融入都市环境;更方便采用互动技术以及更利于结合实用功能。

如何理解这三点优势,首先需要天然树木是都市中不可缺少的固有景观之一,模仿树木造型、尺度的公共艺术不会让人感到突兀。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都市环境寸土寸金,再像纪念碑时代那样为每件作品设计独立的广场已是奢侈。公共艺术的布置方式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尽可能不阻挡交通流线。特别是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可以模仿树木的排列方式,如奥斯汀《太阳花》那样沿道路一字排开以节省空间,或者如Warde》那样成对布置于空旷空间中而不显喧宾夺主。其次,追求与公众互动一直是当代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方面,由于植物本身即有生命,相当多的种类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馈,因此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采用与人互动的技术更易为公众所接受。而且与几何形体或动物造型公共艺术相比,植物型公共艺术与人的互动更不具威胁感,这都对营造社区空间的积极友好氛围大有帮助。最后,由于植物本身就具有遮荫、通过光合作用转化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等功能。因此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具有这些功能就变得顺理成章。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植物型公共艺术的此类功能远远强于同尺度的天然树,波士顿的“人造树”项目就是典型案例。这在当前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空间日渐逼仄、空气污染状况愈发严峻的形势下具有积极意义。

与之前的教学内容创造一样,课程最后提出了建设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需要注重的问题,这也是将海外公共艺术发展的先进经验进行中国国情的转化,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的关键环节。

文献认为,从目前国情看,要开展高水平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建设,观念、材料和配套技术的进步缺一不可。首先需要观念创新,毕竟作为一种从本质上强调“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形式,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近年来在欧美的快速发展与所在社会对环境的重视整体提高直接相关为公众接受奠定了理论基础并营造了必要的社会舆论氛围。

其次需要材料突破,因为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普遍在形态上借鉴了植物的简单构型,因此实现巧妙构思和复杂功能相当程度上落在了先进材料的使用上。比如MPilivion 2015对碳纤维的使用,同样,法国的风树能够利用小尺寸风力涡轮发电,离不开对合金化程度高的单晶高温合金的利用。因此对公共艺术的后起国家来说,扎实的材料科学基础,以及能够使最新材料成果运用于公共艺术设计制造的顺畅合理机制实在是必不可少的。最后需要配套技术突破。将植物特性运用于公共艺术设计既需要材料科学的进步,更需要相关工业领域技术的突破,比如智能电网技术的突破和LED光源的普及。由此可见,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推广对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与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课程最后,还鼓励对植物仿生型公共艺术的大规模应用进行技术哲学视角下的思考,以避免矫饰的生态中心主义和某种程度上的技术迷思。

 

问: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我们如何界定公共艺术?

答:当前在艺术批评、实践、教育领域,围绕“公共艺术”展开的激烈争辩有些混乱,以致很难达成共识。这些并非因公共艺术自身形式多样和定义模糊特征导致,而是理论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标准见仁见智。有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壁画即公共艺术,这佐证了当前中国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泛公共艺术’倾向” ;有观点认为所有经过艺术化设计的街道设施均为公共艺术,如此,某些学者批评中国公共艺术建设“肤浅”也就并不为过; 还有观点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界定公共艺术。那么,中国当前能够归为公共艺术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因此,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尚处萌芽阶段就陷入窘境,公共艺术批评亦如是。

首先说,对公共艺术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划分是客观需要并有助于实践的。广义公共艺术几乎包罗万象,我们必须本着由简到繁,由易入难的原则,以“造型艺术中的城市雕塑、景观艺术”为主的原则先从狭义来进行具体分析。

在狭义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应该是当前国情下实现公共艺术建设最好的实践承载形式。因为较之壁画这一基本属于平面的艺术特征,雕塑的三维特性与公共空间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又比景观能表达更多的内涵;其次,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已有一定积累,国内多座大中城市都出台了自身《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有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再次,中国雕塑界对公共艺术概念已有一定深度的探索,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具备人才和相关环境理论支撑;最后,在当前国情下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能依靠相关建设部门的财力支持,并为借鉴欧美艺术基金会形式逐步创新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筹款机制提供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如果确定这样的理念,尚需注意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二者的区别,不是所有当前存在的城市雕塑都属于公共艺术作品。目前看来,狭义公共艺术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不具备这八种主要特征的城市雕塑,如位置上有专属性的、题材严肃的、形式上传统的、历史悠久的、排斥实用功能的、空间关系上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并非为所处环境专门设计创作的城市雕塑就不属于公共艺术范畴。从这八个主要方面深入展开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更准确地界定公共艺术个体及整体特征,以求更有效地进行公共艺术理论建设、实践探索及艺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