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佛教文化》课程讨论区

查看更多回复,并参与讨论 »
学生问:佛教出家修行的形式是从哪里来的呢?借鉴了其他宗教吗?
老师答(高文强教授):
出家修行是佛教形成之前古印度已有之文化现象,包括禅定、苦修、乞食等修行方法,以及觉悟、解脱、轮回等观念,都是如此,非佛教专有,佛教正是在这种文化基础上创立的。因此,佛教中的许多概念、范畴都是接受于印度古典文化,而非独创。
学生问:“佛”之一词的来源是什么?
老师答(高文强教授):
佛教形成之前的古印度已有出家修行的文化传统; 出家修行而觉悟者,即可称为佛陀,古印度自称佛陀者不乏其人;释迦牟尼觉悟并创立佛教后,得到人们公认,因此“佛陀”后来成为佛教专用名词,专指释迦牟尼;佛教文化后来的发展又产生了十方三世诸多佛之观念,这和“佛陀”一词的早期意义或有一定渊源。

中国海洋大学《<道德经>的智慧启示》课程讨论区

查看更多回复,并参与讨论 »
学生问:《道德经》是否过于消极,不适合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呢?
学生答(用心一也):
我感觉它所表达的思想并不是消极的,反而是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无为”的本质是做应该做的,不做不应该做的。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对不美、不善、不真事情的无为,来做到对真、善、美的有为。所以,我认为对《道德经》这门国学经典的学习,不应该简单地从年龄上来加以限制,而应该以他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道德经》所传递的正能量为准。
学生问:“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答(mooc1488463719513):
我们要以无欲无求的心态来观察微妙的清净智慧境界。老子说的无欲是指无邪欲,非无正欲,既不可以妄抑妄,也不是无所事事。正欲者,回光返照,观照自心是也。老子在此则明确提出必须有欲望,但这个欲望不同于普通人的欲望,而是观察玄妙深远境界的欲望。由此,我们知道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欲,有欲乃成努力之果。

华南师范大学《<论语>教育智慧品绎》课程讨论区

查看更多回复,并参与讨论 »
学生问:《论语》教育意义重大,学而优则仕的观点是积极的吗?
老师答(助教巫云燕):
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理念的内涵是强调学生的伦理道德修养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时,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的知识外化,影响周外的仁,从而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主张积极入世从政,主张干出一番“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王事业。但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变迁,“学而优则仕”的含义也在与时俱进。
学生问:我是一名高中教师,我该如何引导学生读《论语》?
学生答(不忘初心):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觉得不论哪个阶段做好论语的教学,应做到字词弄懂、查其渊源、结合背景。但各年龄段的学生知识构成不同、思维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先弄懂,把一切相关知识都弄透;在此基础上,把每一章的内容与相关历史背景、相关知识结合起来,通过重点词来讲出来,这样能便于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