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MOOC发展不能操之过急 行政手段不宜过早介入

作者 :中M君采访整理 2015-10-13

2015年10月8日,李晓明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的《慕课问道》课程正式开课。李老师接受中M君采访,谈MOOC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他提出国家和学校行政层面的力量不宜过早介入,他认为现在由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学分互认还太早。




慕课涉及各个利益攸关方的博弈


对于MOOC的定位,李晓明认为它既与互联网有关,又是教育的事,而教育这件事天然就跟多方有关系,MOOC作为教育产品也同样构成了很多利益攸关方的博弈,比如学生、老师、学校、社会、公司5个方面,他们都会关心MOOC,关心我可以做什么。


在最近李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网络》杂志上的《慕课,还能说些什么》一文中,李老师介绍了这几个博弈方在MOOC当中的角色和利益体现,“首先是学生,他们会考虑是不是需要学习,学了之后有什么用处;而教师则考虑是不是需要把自己的课程变成慕课,如果不变,别人的课变成慕课对我会不会有影响;还有就是大学应该考虑怎么去参与这件事情,此外还涉及企业市场、社会和国家等等各个层面。”




现在推动MOOC学分互认还太早


上述这几个博弈方利益相关且有冲突,甚至其中一方所包含的人的需求也不一定一致。就拿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觉得我就愿意学点东西,希望对未来有好处,不关心拿不拿证书;而有的同学觉得我学MOOC,不只是学点东西,我还想要一个说法,比如文凭、证书之类的。这就是同一方内部的不一致。


而就后者这种情况来说,李老师说,当一个人想要一个说法的时候,往往就希望用最少的力气得到一个明确的说法,这个说法就要由另两个博弈方——老师和学校来提供,而老师授予学分及学校授予文凭都与老师和学校的声誉有关。这时就可能会有冲突,老师希望给拿出自己最多力气来学习的学生授予学分,学校也同样要考量学生的学习程度才授予文凭,然而,现在却有很大一股力量要推动学分互认,李老师认为这个还太早。他表示,“如果在MOOC还没有比较成熟、某些课还没有在社会上得到比较好的共同认可的时候,以某种行政手段强制进行学分互认,我认为会对教育质量有影响。一有学分,如果不能在低投入下保证质量,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利于社会的动机。”


李老师希望在未来,一些MOOC课程运营了多次、受到公认后,再认可学分,而不是像原来做很多事情一样,点兵点将,事先就定好,你开这门课,开完就认可学分,这样的话,最后的结果不一定很好。


李老师认为,学习者有这样一种认可学分的需求,你可以说他是从自我出发的,但从学校和社会层面来看,又希望学校颁发的受教育信号或说法(学分、文凭、证书等)能名副其实,能真正代表你学到了这门知识。李老师说,“就像有个学校的校长说的,现在一些学校颁发了很多真的假文凭,真是指能在教育部查出来,假是指含金量水分比较大。发展MOOC不能走这条路。”



北大颁发的第一张MOOC证书不等于北大学分(来自Coursera上北大的《大学化学》一课)


同理,对于现在一些人提出“赶紧有个MOOC标准”的说法,李老师也不赞同。“我觉得标准这个事情不要太着急,因为如果事物还没发展到一定程度,你很难说一个标准是对的,而一旦定下的标准是错的,但却以标准的形式固化下来,这就不利于发展了。还是大家先各做各的,也挺好。”


学校建设应用在先,国家认定评价在后


上半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了将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并积极推广应用,文件中指出将综合考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等要素,采取先建设应用、后评价认定的方式,2017前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李老师表示,这里的“先建设应用、后认定评价”是文件中的亮点,强调的是学校和老师本身的主动性,先建课,应用一轮或几轮之后再根据有关数据来认定,而不是先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由国家认定为精品,之后再强势推出。这种由受众市场来验证课程好坏的思路,李老师很是肯定。


可以推论,这份文件的发布势必引起不少高校的重视,对MOOC的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李老师也提醒,高校建设慕课要依托教师的主动,而非由学校点兵点将,以派项目的方式派到老师头上。


因势利导,而非政府包办


据悉,北大老师开慕课的原则是“志愿报名”,申报者在报名后还会受到严格审核,审核通过者接受培训后才能正式开始制作课程,也就是说,学校在慕课建课中担当的角色不是指挥者,而是指导者和支持者。


对于记者提出的一些学校可能出现的,以在3000门认定课中占几门为目标,将开课任务下派到指定的老师,老师背负压力开慕课的情况,李老师表示不认同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他说,“学校应该自己首先认识到在线教育或混合式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好处,对学校有好处,自己本身就愿意发展MOOC,而教育部的文件只是正好契合,这样一个顺序才有意义。”


正如李晓明2015年3月发布的《慕课之梦》一文中所说,“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其要点是’因势利导’,而不是‘政府包办’,从而使有关利益攸关方更多地在意内在需求和内涵发展,而不是外部资源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