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
“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围绕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概述,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生殖健康与性健康,认识生命体征与预防疾病,关爱生命、远离危险六个单元十九个专题;详细阐述了健康与职业发展、公民健康素养的养成、健康决策的方法与技能、合理饮食与营养、远离物质滥用、运动与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生殖系统及卫生保健、爱情与亲密关系、生命体征与疾病预防、有效利用卫生服务资源、突发事件及个人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内容。
有基本的健康知识。
本课程评价采用百分制计分,分为以下3个部分:
1. 单元测验占30%,为客观题;
2. 期末考试占60%,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3. 平时课程讨论的表现占10%,在老师发起的讨论帖中发言5次及5次以上得满分,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交流区”中参加老师发起的讨论。
综合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并可申请相应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