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学术英语写作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主要解决英语句式正确表达向地道表达、得体表达及学术表达的转向问题;推进通用英语写作教学与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衔接:主要解决工具技巧到素养能力的转向问题,融语言、文化与思维为一体,降低大学生英语习作中的汉语文化元素,缩短其习作与西方范文的差距,提升其文化适应能力、批判性分析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我国大学生语言能力薄弱为需求导向,以国际交流能力为目标,拟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通用学术英语写作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操作。课程主讲教师具有多年从事学术英语教学与研究经验,具有跨文化视野、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在二语写作教学中能习惯性地融合语言学及其相关理论,善于透过书面语语言现象看学习者语言背后的母语思维模式,能及时引导学习者领悟中西语言规范之差异,达到学习者对跨文化与西方思维模式的适应。


授课目标

首先培养学习者形成新的学术文化意识。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新的异国学术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理解为什么在国外学习不同于本国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再者,提高学术语篇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包括读和写的微观技能、语域选择能力,侧重于说明和议论语体学术语篇的阅读训练。教学内容首先通过识别语体,分析篇章结构,使学生对语篇的宏观组织有一个整体把握;再考察语篇的微观组织,比较不同类型的书面语篇,了解书面语篇常用的语式、名词化结构、连词和指称等;然后讨论语旨(tenor),重点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语篇的客观性程度作出评价。

最后,激发学习者的学术语篇写作能力(academic writing),促使学习者尽快形成准确而得体的学术语篇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内容围绕语域(register)分析而展开,即根据不同的场合,分析在不同环境中语言使用的特征,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使用具有学术语篇特征的语体、语式和语旨,撰写内容不限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写出结构较好、语域适当和语言得体的学术性文章。写作任务在整个课程中会分成不同阶段完成,每篇大约8001000字。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 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如语法能力及词汇量等。

  2. 有一定的英汉修辞对比知识与能力。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Eli Hinkel. 2004. Teaching Academic ESL Writing ----- Practical Techniques i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New Jersey/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 Richard Palmer.1993. Write in Style: A Guide to Good English. Routledge.

  3. Kaplan R. 2001. Cultural Thought Pattems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Landmark Essays on ESL Writing.

  4. Journals: The Economist, The Times and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