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与设备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国家2030年碳达标、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给能源动力专业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制冷技术覆盖了能源、建筑、医疗,交通等诸多领域,巨大的市场增长潜力和新技术的交叉渗透以及节能潜力为它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课程团队课程立足基础理论,结合设计、生产、运行管理等实践中的问题来设定了教学内容, 本课程不仅适用于能源与动力专业核心课程《制冷原理与设备》的学习,同时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学习。也可作为从事制冷空调系统设计以及制冷空调系统运行维护等制冷空调领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基于OBE理念,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10大模块,拍摄了覆盖80个知识点的93个教学视频, 特别增加了实验环节,主要包括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 帮助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原理的理解。

 本课程将重点阐述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同时为您介绍了人工制冷的基本方法、制冷剂与载冷剂、制冷压缩机、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制冷系统节流装置和辅助设备、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水系统与制冷站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从事制冷系统设计、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系统运行维护等领域的工作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授课目标

本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熟练掌握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以及吸收式制冷系统溶液热力学基础知识; 

 (2)熟练掌握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和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工作过程、热力计算方法、以及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方法;

 了解常见制冷系统的热交换热备及辅助设备的类型和结构、工作过程和运行特性以及冷冻站的设计

2、能力目标

  能够将基本原理应用到能源动力的设计与制造问题、冷冻站运行管理的识别、表达和分析中,并获得有效结论。

 具备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能力,并能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约能源的意识。

3、思政目标

 增加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节能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国家一流专业人才。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

参考资料

1.郑贤德主编.制冷原理与装置.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石文星主编.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五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3.王志远主编. 制冷原理与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吴业政主编. 制冷原理与设备.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