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会计人都应该了解会计的历史,理解会计的当下和探索会计的未来。
相对于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会计的记录是如此微小而细致,但它催生了书面文字的产生,促进了数学、度量衡、历法和货币的发展。在农业社会,会计成为强国和集权的基石;商业时代,理性簿记通过界定产权和维系商业信任,极大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工业社会,会计是庞大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础,又是企业对外融资的关键;进一步,可靠的会计信息成为公司制度和有效资本市场的保障。
《会计简史》绝不仅仅是一门讲述历史课程,它是你解答会计未来趋势的钥匙。
它将使你获得批判性思考、评估证据并论证以及评判变革范例的能力。本课程带你进入历史这个人类经验实验室,审视历史的经验,通过了解经济、社会及会计如何演化,学习如何识别和评判有冲突的解释,获得批判性思考能力;处理和评估各种证据,开发出基于各种证据做出连贯论证的能力;思考历史变革的范例,理解当今社会的变化,通过识别连续的、剧烈变化的现实条件,去预测可能的未来。
《会计简史》从起源出发,探讨其与农业社会、商业时代、工业社会和全球化的关系。
书面会计记录需要文字、数学、度量衡和时间为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私有制与农业革命的结合形成了农业社会,国家产生,会计成为农业社会管理的基石。商业时代,在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热那亚产生了复式簿记,理性簿记界定产权,维系信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工业革命要求簿记向以成本为中心的工业会计转化,适应大型企业组织的管理会计产生了。公司制和资本市场改变了企业增长方式,独立审计、对外报告会计和会计准则成为有效资本市场的保障,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会计简史》揭示会计的本质,应对加速变化的未来。
孔子在2500年前说:“会计,当而已矣”,这样的会计原则在今天来看也依然适用,即便孔子时代的会计是记录在龟壳、兽骨和竹简之上,而今天,会计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信息时代。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发现:会计的本质从未改变。面对信息指数级增长,科技加速变化的未来,会计必须面对挑战,回归为组织和社会创造价值的本质,方能不断演化发展,立于不败。
《会计简史》教学团队开创了中国的会计史系列研究及课程。
本课程团队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宋丽梦副教授组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史团队开创了中国的会计史系列研究及课程,1995年列入美国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的《世界会计大百科全书》,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郭道扬教授《中国会计史稿》1982年出版,填补了中国经济史的空白,被誉为“东方第一部会计史学专著”,《会计发展史纲》1984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计史教科书,2024年完成世界第一部会计通史专著——《中国会计通史》的出版。本课程继往开来,揭示会计文明的发展奥秘,探索会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1.培养学习者批判性思考能力。历史作为一个经常被争议的人类经验实验室,审视历史的经验提供了建设性的批判意义。通过了解经济、社会及会计如何演化,理解当下,在其中可以学习到如何识别和评判有冲突的解释。
2.培养学习者评估证据并论证的能力。对历史的研究,通过处理和评估各种证据的经验,开发出基于各种证据做出连贯论证的能力。
3.培养学习者评判变革范例的能力。评判历史变革范例的经验对于理解当今社会的变化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识别连续的、剧烈变化的现实条件,去预测可能的未来。
Q : 《会计简史》所涵括的会计发展时间跨度是怎样的?
A : 本课程从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书面会计记录开始,讲述起源、农业社会、商业时代、工业社会和现在资本市场等各时期的会计发展,最后讨论会计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