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导论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导论》是中文系研究生基础课,以语言文学研究的意义、内涵、宗旨、理论、方法、路径为主要内容,按专题由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经验丰富的老师合作承担教学工作。课程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快速提升研究能力。授课对象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也鼓励高年级本科生选课。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分为11个主题,计划11周讲授。基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不同领域与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特点,课程聚焦学术前沿,兼顾中西、古今,细分章节,以专题形式加以介绍与分析,旨在为学生构建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完整体系。

  每个主题由课程视频”“延伸探索”“练习题”3个部分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部分,延伸探索和练习题为课程实践部分。

  一、课程视频

  每1讲设立1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分为若干小章节,每个小章节是1个相对独立的视频段落,每段视频约15-20分钟。在视频中,会出现部分练习以检测学生听课质量。

  二、延伸探索

  安排在每个主题的讲授之后,是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主要在论坛中进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师与助教会尽量全面地回答论坛上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练习思考

  属于课程学习的实践环节,以在线练习为主,分为单元测试和单元作业,需要学生登录网站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作业。单元测试以客观题为主,多为单项选择题;单元作业以主观题为主,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便于同学们学习和交流。练习思考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与检验。练习题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主题的学习。

  期末考试通过网站发布,题型多样,要求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后三周为复习考试周。成绩为三级计分制,分为优秀(85-100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59分以下)。


授课目标

通过课程,希望有意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学生能够树立学术理想,明确人文学科学术定位,培养问题意识,了解中国语言文学研究领域及基本理论、方法、路径,掌握基本的学术规范。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知识有基本掌握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张涌泉:《敦煌写本文献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 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三联书店2018年版。

4. 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 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美]Eric Matthes著,袁国忠译:《Python 编程:从入门到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年版。

6. 张永言:《训诂学简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 苏杰编译:《西方校勘学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 陈建华主编:《外国文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重庆出版社2016年版。


常见问题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导论》课程兼顾古今中外,学科上涉及有文学、语言学、文献学等,内容广泛,在11周时间内完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课程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矛盾,本课程主要进行专题教学,以点带面,以打开学生的视野,建立完整、全面的学科体系。教学方式除了视频展示之外,进行平台上的多元互动,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及研讨过程,并提供参考书目以供拓展。